才剛上國中,就要準備大學考試!韓國原本禁止補習,為何現在變成「地獄朝鮮」?

2023-05-22 09:40

? 人氣

韓國學生才剛上國中,就要準備大學考試。(美聯社)

韓國學生才剛上國中,就要準備大學考試。(美聯社)

韓國上流階級聚集的區域「江南」

廣為人知的名人區「江南」,位於貫穿首爾市中心的漢江東南部,與瑞草區、松坡區合稱「江南三區」。此區文化及商業設施雲集,地價居冠。名門國高中也集中於此,是首爾中相當特殊的區域。「住在江南」就代表了一種身分地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一帶雖然統稱「江南」,但各地區也有其不同的面貌。例如,金字塔頂端前1%韓國上流階級雲集的清潭洞,世界頂級精品店林立,為著名的財富及時尚薈萃之地。住在此區的年輕貴婦個個打扮精緻入時,人稱「清潭洞貴婦時尚」,是韓國年輕女性的憧憬對象。狎鷗亭洞及新沙洞則匯集了全韓國75%的整形外科診所,美容美髮店也集中於此,而有「Beauty Belt美容帶」之名,不僅韓國人趨之若鶩,許多外國人也慕名到訪。「狎鷗亭美女」或「江南美人」這些意指人工美女的新名詞也因此而生。被稱為「首爾矽谷」的三成洞,則是掌握韓國經濟命脈的心臟,韓國屈指可數的大企業或有名的新創公司總部大樓櫛比鄰次,貫穿此區中心的德黑蘭路也被稱為「德黑蘭谷」。

明星高中及國中林立的江南,是全韓國最熱衷子女教育的地區,也被稱為教育特區。其中,被稱為「韓國第一私教育區」的大峙洞,在3.53平方公里的狹小範圍內,聚集了一千多所補習班和升學班。乍看之下,公寓大廈和商業設施林立的街景,與江南其他區域並沒有太大差別。但這區域的主角既非美麗的年輕貴婦或單身女性,也不是電子資訊業的上班族。而是被稱為「大峙洞孩子」的高、中、小學生。為了擠身韓國金字塔頂端的0.1%,大峙洞的孩子們在此忍受全球僅見的私教育猛烈風暴(韓國「公立教育」是指學校教育,「私教育」是指在補習班或升學班等接受的課外教育)。

在大峙洞,隨處可見小學生背著相當於自身體重三分之一的書包,穿梭在各補習班,國中生剛入學就必須同時開始準備考大學,高中生在違法進行深夜教學的補習班上課上到凌晨。然而,這些孩子們的日常,並不僅限於大峙洞地區。這是被過度私教育摧殘的韓國青少年全體的生活樣貌。生來就以考上重點大學為「最高使命」,大峙洞的孩子們從小接受過度的私教育,也象徵韓國青少年必須活在超級競爭的社會之中。

創造教育熱的江南神話

1960年代的首爾,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市區呈現飽和狀態。人口快速的增長,引起了包括居住困難在內的各種城市問題,尤其在安全方面,更對首都防禦帶來嚴重的問題。這是因為人口及主要設施都集中在江北(漢江以北),距南北韓停戰線僅40公里。當時的朴正熙政府決定分散首爾市中心的功能。最後選定位於漢江東南部的江南做為搬遷的目的地。

1963年1月1日,首爾的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江南併入首爾。時序進入1970年代,江南地區原本為田野廣布的典型農村,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京釜高速公路、地鐵二號線、德黑蘭路等路線開通,交通基礎建設逐漸完成。江南各地被指定為禁止建造獨棟住宅的「公寓大廈區」,因此形成公寓大廈林立的大型公寓村。另外政府也採取各種措施促進江南發展,例如興建「江南高速巴士總站」,整併分散在江北中心區各處的高速巴士站;將江北中心區域的紅燈區遷移到釜高速公路旁,鄰近新沙站附近。

但推動人口遷移到江南的決定性政策是搬遷知名高中。自1976年開始,將分散在舊都心的名校紛紛遷往江南。以韓國首屈一指的名校京畿高中為首,共有15所名校搬遷至江南。為了遏止升學過度競爭,首爾制定了「學群制」與「高中平準化」政策並行。首爾的學校被分為11個學群,國中畢業生原則上會升上同一個學群的高中。被分類為「第八學群」的江南區,由於名校集中,熱衷子女教育的富裕家庭紛紛遷居此處,進而成為江南發展的原動力。

延伸閱讀:韓國GDP被台灣逆轉,原因出在中國!專家:半導體若不改進,將難再超越台灣

「私教育首善之地」大峙洞的誕生

然而,上述並未立即觸發江南地區補習班的盛行。因為全斗煥政權(1981 - 1988)強硬推行遏止私教育的政策,例如禁止在校學生參加課外補習等。全斗煥卸任後的1989年,課外補習解禁,補習班和升學班開始在江南一帶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大峙洞週邊的開發雖晚於狎鷗亭洞和清潭洞,但補習街至此也已然成形。

然而,此時的大峙洞補習班,還沒攀升到私教育的「頂點」。因全斗煥政府頒訂「在校生課外補習禁止法」,補習班改以重考生為招生對象,使首爾附近通學方便的首爾站及鷺梁津一帶,因而成為私教育盛行的代表區域。

到了1990年代初期,出現了規模比綜合入學考補習班(升學班)還小的「專科補習班」。這是以高、中、小學生為招生對象開設的單一科目補習班。尤其在富裕的江南地區,這類打著「少數菁英」的名號、收取高昂費用的補習班很受歡迎。他們以小班制、專門指導特定科目、進而管理學生升學計畫的方式經營。從大學開始就在大峙洞活躍了二十多年的明星數學講師李俊證實,1990年代後期,大峙洞的補習班盛況開始超越鷺梁津。

「當時是IMF管理之下,很難找到工作的時代,所以許多在江南兼職做家教的大學生,畢業後就投身補習班當講師。也常常有被裁員的上班族轉跑道,成為補習班講師。教得好的話,大峙洞的補習班講師們收入是普通上班族的2到3倍,也因此成為名校大學生的求職熱門目標。結果到了1990年代後半,大峙洞在講師水準和收入方面都達到了補習班界的頂峰。」

然後,2000年左右正式出現的「in(ternet)-course」(網路課程),更將江南補習班的地位提升到另一個層次。1998年,肩負重建韓國重責大任的金大中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宣布:「要以成為世界上電腦化程度最高的資訊強國為目標」,努力建設資訊基礎設施及發展資訊產業。2002年,韓國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1998年的700倍,網際網路用戶數增加到1040萬。以總人口五千萬、平均四口之家來計算,網際網路可說是已經遍及所有家庭。網際網路創造了各種新興產業,其中,將補習班課程錄影後上傳網路進行的線上課程,可是匯集了足以撼動韓國私教育市場的人氣。尤其是當初點燃這波網路課程熱潮的大峙洞名補習班,更是透過網際網路將「江南Style」的課程推廣至韓國各地。

看到大峙洞著名補習班網路課程的學生和家長們都不禁為之震驚。原本以為補習班課程大約和學校同進度,是補救學校學習的不足。但實際上,補習班的課程進度大幅超前學校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大峙洞的補習班文化大大地激發了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將來考進名門大學的強烈慾望。前面提到的前補習班講師李先生說:「大峙洞補習班的特徵,是從小就設定目標,並進行徹底的管理。最早從幼稚園開始,就朝著升學目標進行系統性教育。當然,這需要龐大的費用。因此,大峙洞補習班的學生過去都以江南富家子弟為主。但現在的學生不僅來自江南,還有來自江北、甚至從全國各地齊集而來。經歷過IMF危機,家長認為『只能相信自己的力量』,因而更加熱切關注孩子的教育。」

教育媽媽與「偽裝遷入」

住在大峙洞的家庭主婦朴敏珠,一年前的冬天從首爾麻浦區搬到這裡。

「我並不是對之前住的地方有什麼不滿意,而是考慮孩子的教育環境,大峙洞有絕對優勢,才下定決心搬家。我的許多媽媽朋友們也在孩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開始準備搬到大峙洞。然而,因為房價差異過大,就算賣掉之前的公寓,在這邊也只能用傳貰(一種不付月租而先支付一大筆合約費用,搬走時全額退款的租賃契約。房東透過運用傳貰資金獲利)的方式生活。」

敏珠帶著小學四年級的兒子一起搬到大峙洞,不只因為這裡有眾多著名補習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峙洞學區在一般高中當中也屬於名校群集的「江南第八學群」。所謂的一般高中,是指透過近距離分配抽籤方式抽選學生的高中,所以沒有入學考試。但該地區一般高中的教育水準並不遜於明星學校,因此資優生齊聚於此,每年都有許多學生考上國立首爾大學等知名大學。因此,如果孩子們的成績要上明星高中的機會不大,媽媽們會選擇搬家到江南,才能進入江南第八學群的一般高中。此外,由於第八學群中的國中,不接受從其他學群轉入的學生,想就讀第八學群一般高中,就必須從小學開始就住進學區。

因此,來自全國各地,和敏珠一樣為了讓小孩就讀著名補習班以考上名校的教育媽媽們,讓大峙洞補習街附近的房仲公司總是應接不暇。

位於大峙洞的大青中學,被評為韓國首屈一指的明星國中。根據在該校旁M公寓大廈附近經營房地產仲介公司的林相浩先生指出,M公寓大廈的傳貰合約平均價格大約為二年7億韓圜(約1610萬新臺幣)。

「這是一棟屋齡三十年多的舊公寓,但由於口耳相傳,住這裡幾乎都能錄取大青中學,所以是這附近最受歡迎的房子。一百平方米(30.25坪)左右的房子,傳貰(合約價格)雖然要7億韓圜,但很快就會有人簽約。而且,新學期開始前的年初價格還會上漲。距離這裡約一公里左右新落成的高樓大廈,因為有可能被分配到大青中學以外的學校,所以合約價格也便宜約五千萬韓圜。」

根據林先生的說法,有些媽媽為了讓孩子在寒暑假期間接受大峙洞知名補習班的特訓課程,也會短期租用大峙洞一帶的公寓。但因6月和11月臨近假期沒有空屋,所以也有不少人從5月或10月就開始租。也就是說,為了上二個月的補習班,必須支付四個月的房租。

據韓國中央報紙《中央日報》引用首爾市政府教育廳的資料報導,2016年首爾轉出的學生比轉入的學生多5440人,但在江南三區,轉入的學生人數比轉出的多了910人。尤其是位於大峙洞補習街區半徑一公里範圍內的小學,除了新成立的學校之外,轉入就讀的比例最高。大峙洞A小學一年級有5個班,六年級有11個班。大峙洞B小學也一樣,一年級有3個班,六年級有7個班級,這種倒金字塔型的班級結構據說很普遍。縱觀整個首爾市的小學,一年級共有3060個班,六年級2924個班級,相對來說六年級班級數比較少,只有大峙洞的小學比較特別。

另一方面,就算不住在大峙洞,也有家長透過只登記戶口的「偽裝遷入」方式,試圖讓孩子進入大峙洞名校就讀。因「偽裝遷入」違反居民登記法,可處以最高三年的有期徒刑或最高一千萬韓圜的罰款,但在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的人事聽證會上,已經成為一定會拿出來檢討的議題。人事聽證會於2000年導入,在總統任命高級公職人員前,由國會糾劾其適性的制度。自從實施人事聽證會制度以來,許多長官級候選人因偽裝遷入而下臺或受到非議。前總統李明博曾為了子女教育,偽裝遷入累犯5次;文在寅政府的康京和外交部長,為了讓長女進入大峙洞著名女子高中就讀而偽裝遷入,被揭發後公開道歉。此外,教育部長俞銀惠及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金尚祚,也同樣在聽證會上被揭發曾經偽裝遷入而造成問題。願意為了子女教育而違法的父母屢見不鮮。

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準備大學入學考試!過度超前學習的副作用

敏珠的兒子玄俊目前就讀大峙洞C小學五年級。只要接近放學時分,玄俊學校前面的路上總是停滿了車輛。媽媽們開車等著接即將放學的孩子到補習班。

敏珠說:「走到補習班大約15分鐘,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媽媽開車接送。一天至少去二至三間補習班,只靠孩子們自己是很難管理時間的。孩子們在補習班上課的時候,媽媽們則在咖啡廳聊天打發時間。」

2012年,隸屬教育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國會議員做了一個實驗,測量了10位在大峙洞補習班上課的小學生的書包重量,結果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廣泛討論。10位小學生的書包平均重量為8.5公斤,而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平均體重約30公斤。也就是說,他們背著將近自身體重三分之一的書包,穿梭在各個補習班之間。

在數學和英語補習班上課的玄俊,背的書包也很沉重。書包裡除了數學課本,還有三本托福相關教材,包括托福閱讀、文法、詞彙,以及《哈利波特》的英文原文書。玄俊去的英文補習班,不僅每天要各花三小時學習托福和TEPS(首爾大學主導的英文能力測試),還有閱讀原文小說及散文、以辯論(討論)方式發表心得的課程。玄俊在英文補習班下課後,就和在附近等候的敏珠會合,20分鐘內簡單吃完晚餐後,又趕快跑到數學補習班。數學課也是三個小時,使用的是國中三年級學生的教科書。也就是說,小學五年級就要上國中三年級的課程。

在韓國,超前正規學校教育課程的私教育學習被稱為「超前學習」。這種「超前學習」雖然是大峙洞補習班的強項,同時也存在相當大的問題而受到強烈批判。首先被指出的是,由於補習班的超前學習,公教育正逐步崩壞。在補習班接受超前學習的學生,在嚴格的學校老師課堂上,會一邊假裝聽課一邊做補習班功課;而在寬鬆的老師課堂上,一上課就呼呼大睡。因為在課堂上睡飽了,補習的時候才有精神。教室的氣氛如此,也影響其他學生無法專心上課。而老師們也認為學生已經超前學習知道課程內容,所以不會充分說明基本概念。

另外,「超前學習」與兒童的認知、情感的發展階段及思考水準有大幅落差,不但導致思考能力、專注力及學習興趣下降,更有可能養成表面化、機械化解決問題的習慣。此外,「超前學習」帶給家長的經濟負擔,也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對此,2014年,朴槿惠政府公布了《促進公共教育正常化及規範超前教育的特別法》(又稱《禁止超前學習法》)。也就是制定規範小學、國中及高中超前學習的相關法案。然而,該法雖然完全禁止在學校等公立教育機構進行超前學習,但對於補習班等課外教育機構,只禁止宣傳活動,因此被批評反而是認可了課外教育機構的超前學習。

大峙洞知名補習班的超前學習程度是超乎想像的。根據市民團體的「不再擔心私教育的世界」這份調查顯示,以大峙洞D學院為例,重點高中考試課程宣傳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五年級生,也就是說,實際上補習班對小學五年級生教授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的數學,超前學習了五年。E補習班則在暑假特別課程中向小六學生教授高中一年級的數學;而F補習班則以國中一年級學生為對象,開設醫學大學入學課程。

知名補習班炙手可熱的程度,甚至出現為了考上知名補習班的補習班,稱作「預備補習班」。2015年9月,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韓國私教育的文章中,提及13歲的學生超前學習原本17歲時才會學到的內容,也介紹了「為了進入補習班的補習班」──預備補習班。

大峙洞的熱門補習班都獨立招生。如果分數達不到標準,你甚至沒辦法進入補習班就讀。這就是為什麼出現了所謂的「預備補習班」,即為了考進知名補習班的補習班。(中略)因考不上知名補習班而進入預備補習班就讀,對大峙洞的家長和學生是一大羞恥。因此預備補習班完全不打廣告,父母也會刻意隱瞞孩子到預備補習班上課的事情。然而,許多學生即使在成功「考進」知名補習班後,仍會繼續留在預備補習班。主因是跟不上知名補習班的「超前學習」。

作者介紹:金敬哲

首爾出生。韓國淑明女子大學,日本上智大學文學部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東京新聞」首爾支局記者,現為獨立記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無限競爭,無限痛苦的畸型社會:韓國》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