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四面環海的台灣,海洋研究卻遠遠落後歐洲?背後原因令人十分感嘆…

2018-06-03 09:00

? 人氣

1. 建置環臺岸基海洋雷達系統、2. 設置海氣象資料浮標、3. 發展準寬頻海底地震儀、4. 發展海洋岩心庫、5. 發展海象預測系統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研究的成果,可以實際地應用於新的能源發現、地震與颱風的紀錄跟預測,為台灣能源開發與防災上提供嶄新的契機。

如今,有新的研究船誕生,可以支持更多不同的海洋研究計畫。除了延續跟發展新的海洋地質、海洋物理與海洋化學的領域的研究以外,筆者認為在多元化的台灣海洋研究上,同時更應該回歸及落實生物領域方面,如海洋生物分類學。

為什麼我們需要海洋生物分類學?更現實的問題是,對生物做分類有什麼意義?

分類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從人類接觸自然開始,就不斷地為自己接觸到的、發現到的生物命名跟分類。至現今,世界各國在探索海洋的同時,對海洋生物的基礎研究向來是十分的重視,歐洲在這方面的系統研究,有超過數百年的歷史;海洋之國日本也是這個專業領域的佼佼者,日本皇室一直有生物分類研究的傳統,昭和天皇與明仁天皇都非常重視魚類研究,希望藉此替國民盡一分力。今年5月22日,新加坡跟印尼組成的考察團隊,在印度洋爪哇海域發現多種新物種,預計2020年發表成果。

基礎研究帶來的,不僅僅只是發現多少種類、有多少數量,這些科學化、系統性的分類,背後更涉及到漁業資源的開發,甚至跟生物科技、材料學、仿生學等高科技領域息息相關。

當研究到一定的程度,全面掌握到生物的特性,就能從中獲得利益的可能性,譬如南極磷蝦 (Euphausia superba Dana, 1850),有豐富的蛋白質和ω-3脂肪酸,可以加工成為營養食品、家畜食品和寵物食品。

北極與南極的生物標本。(圖/作者提供|想想論壇)
北極與南極的生物標本。(圖/作者提供|想想論壇)

但是,在能夠利用這個生物的特徵之前,得先藉由海洋生物學家的研究,來了解磷蝦的基礎資料,才能有機會從中開發後續的應用,亦能確實掌握野外的族群數量,以至於不會因為過度的捕撈而枯竭,進而也能開發新的替代品,因此海洋生物的基礎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過去海研一號、海研三號等研究船帶回來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台灣的海洋生物研究者從中發現很多新的物種,努力的為台灣留下許多寶貴的物種資料,為台灣的海洋生物寫下精彩又豐富的故事。

 水試一號、海研三號帶回來的生物標本。(圖/作者提供|想想論壇)
水試一號、海研三號帶回來的生物標本。(圖/作者提供|想想論壇)

可惜的是,即使我們擁有這麼豐盈且珍貴的標本數量,實際上還有很多海洋生物的標本長年靜靜的擺放在博物館的角落裡,缺乏研究人員投注心力去分類跟整理。

會有這樣的狀況,並不是研究人員不願意花心思去進行這些基礎研究;除了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外,主要為台灣海洋研究的主流政策,皆重視在應用方面,並且以高科技技術為導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