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下意識說好?每個好好先生、好好小姐的背後,小時候多有這1種創傷

2022-07-31 10:00

? 人氣

習慣在關係中處於討好位置的人,常把自己放在其次,總是會說「我沒關係」、「都可以」、「沒問題」。(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習慣在關係中處於討好位置的人,常把自己放在其次,總是會說「我沒關係」、「都可以」、「沒問題」。(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為何你凡事都下意識說好?好好先生真的就是好人?好好小姐真的就能得到大家的喜歡和滿意?習慣在關係中處於討好位置的人,常把自己放在其次,總是會說:「我沒關係」、「我不要緊」、「都可以」,似乎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需求,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口頭上,也常迅速回覆他人:「好,沒問題」、「好,我會做」、「好,我來」,不論是溫和或霸氣地說好,內心的根本都可能源於對自我生命價值的不看好,把自己放在「為人服務」的位置上,務求自己要為別人效勞,盡力為別人解決麻煩和問題。

你的討好,來自焦慮和恐懼

這群討好者習慣看自己為「壞的」、「不好的」,對於自己無所事事,或是沒有功績,會感覺不安和內疚。把滿足別人當作己任,以為這樣就能從別人口中聽到讚賞和喜歡,也可以接收到自己是有價值和用處的回饋,藉此來撫慰內心空乏的價值感。

但這只是討好反應衍生出的其中一種,不斷引發討好和順應的主要原因,其實在於「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們,對於不照著別人的需求去做、不讓別人滿意,感到惶恐。他們腦中會時常想像,關於別人的失望、難過、生氣和冷漠。

以至於「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們長期下來,非常害怕別人的情緒,特別是他們認為別人的情緒,都是因自己的行為所致。如果他們能達到別人要求的,那麼別人的情緒就會平順安穩;如果他們沒有達到,對方就會開始歇斯底里,充滿許多難以預測的變化,讓人不安及焦慮。

「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們可能從小就必須面對一個時常以情緒作為要脅及發洩的親人,如果他們不照做許多的要求,就會被無情和無理地對待及脅迫,直到他們屈服為止。

他們不想同樣地以情緒威脅或情緒發洩作為控制關係的方式,卻也不知道該如何與那些情緒總難以穩定的親人好好對話和溝通。他們希望關係是平穩和諧的,但事與願違,討好者總是無法讓至親不再用這樣的負面方式控制他們的行為,唯有照做照辦,盡可能地滿足,讓至親滿意,這是他們想到的唯一辦法。

害怕衝突,形成隱忍

「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們童年時期,原生家庭裡可能都有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家長,歇斯底里地大呼小叫、情緒激動,特別是對於不能接受的事習慣以謾罵,或是講刻薄難聽的話加以羞辱。

「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的童年,長期處在被這樣情緒激動、不穩定的大人嚇壞的環境裡,他們屏住呼吸、不敢輕舉妄動、僵住凍結,好讓自己挨過那樣驚天動地的情緒風暴侵襲。

日積月累,他們認知裡形成了一種信念:「不要動、安靜忍耐、不要讓他不高興,一切都會沒事的。」不論對方要求什麼、命令什麼,只要順從順應,對方就會息怒、就會安靜下來。

個體概念薄弱,無法堅定自己的立場

若是從小沒有被賦予「個體」概念,不允許以「一個獨立的人」被看待及尊重的人,幾乎是從開始與他人互動的階段,就被視為一個應該聽命行事的傀儡,他的存在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父母、長輩或是家族。

許多長子女都有這樣的傾向,長子為了未來的光宗耀祖、傳宗接代,長女為了代替忙不過來的母親,照顧家人管教弟妹。他們都不能只為自己活,甚至不能有「自己」,他們存在的目的從一出生就被決定了,是為了「別人」。

在少子化的現代家庭,這樣不能有「個體性」的現象,也開始出現在獨生子女的家庭裡。獨生子女出生後沒多久,就不斷被告知未來父母老後只有他們可以照顧,他們只有自己,子女的存在和成長就是必須承擔、照顧父母,否則他們何以要拚死拚活地生出一個孩子出來?

孩子以一種虧欠父母的型態誕生,他的存在意義即是要負責回報父母用盡一切心力和資源讓他誕生。給了他生命血緣的父母是恩人,他的一生要守候在他們身邊,以回報這一份給予生命氣息的恩情。

不論出生序如何,或是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模式如何,「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們都是從小就被剝奪「個體性」,只能依從並且順應,否則排山倒海的苛責、怨懟、批評和否定,就會令他們難以招架的必須立刻認錯、讓步和妥協,久而久之,他們的制約形成,讓好好先生小姐們深信不疑: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都只是災難。而這樣的信念,被他們延伸到全面性的人際關係,在任何的關係情境裡,他們都只能是一個應答者、順服者和承擔者。

最小的孩子(老么)也可能塑造出討好的性格,但原因和形塑脈絡不同,在於最小孩子出生前,家庭已經有父母和兄姊等在家有資歷的人存在,每一個人都比他資深,是家中的老鳥,在還搞不懂家中規則之前,只能聽從別人發號施令,接受指揮一個指令一個動作,若他沒有乖巧聽話,則被責備為一個搗蛋鬼、壞孩子,老鳥們是可以不要他的。或是哥哥姊姊可以作勢,表現出排斥老么,說他很麻煩、討人厭,他的存在讓他們很煩。么子若害怕孤單或被拒絕,那就得表現出配合、完全聽話、乖巧的模樣,討好兄長可以繼續照顧著他。

幼年在家庭的關係經驗,若有許多威脅、恐嚇和厭惡的敵意存在,那麼不論我們排行序、家庭成員的組成如何,都已經產生了「關係是不安全的」概念,自然往後就會對人際關係的相處和互動,有非常多先入為主的防衛和警戒反應。

成長,需要有面對關係不和諧的勇氣

「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們幼年的經驗,讓他們深信不疑,關係的不和諧會帶來破壞和失去,這來自他們從小被威脅要在關係中被排除或遺棄。致使他們腦中的記憶都烙印上恐懼和無助,這形成了大腦的神經迴路對於「不和諧」產生極大的敏感反應。

這是一種內在的壓力反應,讓他們對於人際的不和諧關係(即便只是觀念或行為和別人不一致而已),自動化地掉入恐懼和無助的退化反應,彷彿回到過去那個被威脅和被斥責的幼小孩童,只能僵住發愣,對指令麻木地尊從。

特別是幼年長期處在驚嚇環境中的個體,他們時常接受情緒不穩定的大人所發出的威脅和恐嚇,因此,這些個體的自我發展會受損、受到抑制,讓他不敢持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敢發出真實的聲音。

這其實是非常巨大的恐懼和壓力,對一個孩子的身心來說,都是極度難承受的,但為了要在環境活下去,孩子們只能順應和服從,合理化所有的要求和指令,把自我弱化,甚至形成內在不運作的狀態。扭曲地認定只要對方不滿意、不高興,都歸因於自己哪裡沒做好,才會讓對方情緒如此激動和強烈。

因為幼年時受到大人的情緒風暴侵害,小小心靈的自尊因此受傷,無法健全地完成自我認同、自我認識,反而將身邊的大人對他的壓制及控制內化了,甚至把自己也非人化的視為滿足別人的服務工具,因此只要聽到別人有需求,就會立刻跳出來應允。

這種順應方式,確實讓人誤以為自己在關係裡能很安全、安心,只要表面上看起來都一帆風順、沒有衝突和不和諧,那麼他在關係裡就不會經歷任何不安,不用在活在恐懼裡,害怕另一人會怒目對他,或做出什麼攻擊的舉動。

如果以討好作為維繫關係的個體,沒有嘗試著面對及承認在關係裡,衝突及不和諧都是必然存在的一部分,那麼討好行為就永遠無法改善。

我們真正要學習的是在衝突或不和諧中,繼續地在關係中對話,找出彼此差異性的平衡點或共識,那麼以討好作為防衛的生存方式,才可能漸漸地鬆動,內在的膽量也才可能慢慢壯大起來。

否則內心的不安和恐懼感,還是會持續地讓自我消退,讓我們活在禁忌裡,無法在關係中真實地呈現自己。

作者介紹|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進修中。

曾專任醫學中心社會服務室、安寧療護社工師,醫學中心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目前為璞成心理學堂創辦人、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助人經歷20年以上。所進行的專題演講和心理成長工作坊,及助人技術訓練遍及臺灣各領域,也曾發展至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地區。

出版的著作主題涵蓋:臨終關懷、悲傷關懷、助人技巧、自我療癒、童年情感創傷、人際關係成長。本書是作者第26本作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三采文化《慣性討好:不再無底限迎合,找回關係自主權的18堂課》(原標題:總是馬上說「好」原是害怕別人的情緒)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