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倭寇寫的詩你看過?學者挖掘超冷門「海洋詩」,10年豐富研究結果令人著迷…

2018-04-11 15:56

? 人氣

明代嘉靖年間南倭北虜,邊患嚴重。許多將領一手搖旗、一手揮墨,其中戚繼光和俞大猷都著有可見其航海經驗的詩作,如戚繼光〈望闕臺〉:「十載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忘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夜丹」。到了清代,許多官員渡海來臺,也留下不少詩作。當時廣東地區人文興盛,又和西方社會貿易往來,「海洋」遂成為創作的一部份,題材除了揚帆航海,還有不少接觸外國人和異文化的經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海的文學深度:佛教研究與海洋詩的交會

航海經驗使海洋詩更加豐富,從廖肇亨對海洋詩的分析與描繪看來,可見其題材廣闊深厚,投射情感如粼粼海波,心細動人。不只因為他是基隆人,孕育海洋詩學的還有鑽研更久的佛教研究。

廣為流傳的《佛國記》算是海洋史重要且具開創性的著作。東晉高僧法顯到印度弘法時,走陸路到印度,回程搭船回中國,預計從廣東上岸,卻因遭遇暴風雨而駛往山東,也因此記錄了許多海洋習俗。

宋元時期,僧人至日本弘法留下一些語錄,但並不是詩文集。明末清初,東亞海上貿易盛行,黃檗宗僧人渡海至日本弘法,第一個上岸的地方是日本長崎。廖肇亨的〈瓊浦曼陀羅─中國詩人在長崎〉寫道,日本江戶幕府開府後,長崎成為面對東亞的重要門戶,與閩浙一帶中國人往來頻繁。中國詩人留下不少關於長崎的作品,題材從海商、弘法僧人到遺民、文人使節,無所不包,呈現航海與異文化交流經驗,留下不少第一手的風土人情紀錄。

談及海洋、佛教、文學交會的代表詩作,廖肇亨說,描寫中國浙江普陀山的漢詩可以說是最好例子。在〈聖境與生死流轉:日本五山漢詩中普陀山文化意象的嬗變〉一文中,廖肇亨提及禪僧曾寫「……普門境界物皆含,情與無情勝及凡,剎剎爾兮念念爾,海潮聲打白華岩」等引用佛教典籍的內容,同文也提及龍、蚌、鱉等海洋意象。

海洋既是普陀的地景實寫,也是超凡入聖的門徑,更是山嶽與海洋信仰的交會。

視野跳脫中國,從僧人紀錄的交流史也可見,日本到中國求法或使者幾乎都是僧人。因為其知識結構為佛教體系,因此包括語言、隱喻、象徵等多引據佛典。廖肇亨認為,佛教與海洋扮演東亞交流的角色,以交流史層面而言,比儒學重要得多。

佛教和海洋更深的一層關係是,佛教的本質是整體和個體彼此連動,由個體構成整體,可是整體中還是有個體差異,佛教稱此為「一多相即」。廖肇亨補充說明,佛教雖有普遍化的一面,但是在中國、日本、印度都展現出不同的面貌,而佛教強調普遍真理時,特別喜歡用「海」做比喻,例如提到海有八德、十德。

海洋詩研究的微小化:從宏偉敘事到物質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