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我們並不珍惜那些秒回訊息的人!關於社群媒體使用,心理學家發現4真相

2018-03-28 05:20

? 人氣

社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好奇的心理學家們也不會錯過這個觀察人類的好機會。通過研究社群媒體,他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結論。

積極使用社群媒體

有人說,朋友圈容易令人產生攀比的心態。畢竟大家一般只把好事往朋友圈裡發,今天A曬幾張異國風景,明天B曬開工大紅包,你羨慕嗎?嫉妒嗎?(延伸閱讀:真正幸福的人,不會在社群網站上炫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心理學家們早就發現,社交網絡容易令人產生負面情緒。但是,要想讓自己心情更好,你不一定要戒掉它——相反,你也可以更積極地使用它。

2017年,魯汶大學的Philippe Verduyn教授和密西根大學的Ethan Kross教授等人合作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他們發現,和在Facebook上發狀態、聊天、回覆評論的積極使用者(active user)相比,被動使用者(passive user,也就是潛水黨)的人心情更容易變差。例如,在滑FB一個小時後,積極使用者的情緒沒有明顯變化,而潛水黨的情緒變壞了。(延伸閱讀:「網路交友」帶來正面力量,也可能是種障礙!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和積極使用者相比,被動使用者的心情更容易變差。(示意圖非本人/たけべともこ@pakuraso

Kross教授說:「潛水的時候,人們更容易產生妒忌,這導致了情緒的惡化。」但是人們似乎更傾向於潛水。在前面的研究裡,當被試者自由使用FB的時候,他們潛水的時間大約比積極參與的時間多50%。

所以,要想愉快地刷朋友圈,就從多發狀態、多給別人點讚和留言開始吧!(延伸閱讀:為什麼我們總在等別人主動?

多使用emoji

你能堅持一天不使用任何形式的表情符號嗎?反正我不能。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不知道怎麼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時候,發表情符號就對了。

(圖/翻攝自)
(圖/翻攝自APP store簡訊表情符號

而且,多用emoji或許還能增加你的桃花運呢!

一項對5600位單身者進行的調查(Singles in America, 2016)發現,一個人使用的emoji越多,約會的次數也就越多,性生活也更活躍。在使用emoji的人中,54%擁有性生活;而不使用emoji的人群中這個數字只有31%。

更讓人驚訝的是,對女性來說,emoji使用偏好甚至和性滿意度相關——使用和親吻有關的emoji女性享受了更多的高潮。

(
(圖/簡單心理提供)

但是這樣子用emoji是行不通的!

語言學家Vyvyan Evans認為,不是emoji的使用增加了一個人的魅力(廢話),而是通過使用emoji,對方能夠更好地理解你。

Evans說,emoji就是網絡上的肢體語言。在面對面交流的時候,我們會結合一個人的語調、表情、動作等非言語信息來領會對方的意圖,而這些重要信息在網絡通訊中都被抹去了。而表情符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損失,讓溝通更順暢、更高效。

忌秒回信息

「秒回」已經被視為網路交流中的VIP待遇。但是,有些人一邊盼著對方秒回信息,一邊又故意拖上一會兒才回覆,這到底是為什麼?(延伸閱讀:已讀不回、或隔好久才回表示對方沒意思、不在乎?

不確定性會提高獎賞的吸引力,這一現像被稱為獎賞不確定性(reward uncertainty)。

紐約大學的Eric Klinenberg教授說,如果讓實驗動物按動槓桿,每按一次都能得到食物,牠們按槓桿的頻率會逐漸下降;反之,如果降低提供食物的頻率,牠們就會積極地按動槓桿,這時牠們的多巴胺水平也會升高,這令它們感到興奮。

所以,如果將心上人的回覆視作一種獎賞,那麼等待他的回覆就是享受不確定性的過程。

(示意圖/photoAC)
如果將心上人的回覆視作一種獎賞,那麼等待他的回覆就是享受不確定性的過程。(示意圖/photoAC

「不確定性」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Klinenberg和Timothy Wilson、Daniel Gilbert (就是寫出《哈佛幸福課》那位大牛)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讓女大學生們瀏覽四個男生的Facebook主頁,並告知這些男生已經看過她們的主頁,對她們(a.)有好感、(b.)沒感覺或是(c.)不確定。

他們發現,a組被試對男生們的好感度高於b組,而c組對男生們最有好感。也就是說,如果知道對方對自己有感覺,我們也傾向於喜歡他;但是如果無法確定對方對自己的感覺,我們會加倍地喜歡他。

回到發信息這件事上。多年後,你或許會忘記對方說過的情話,卻不會忘記等待時自己雀躍的心情。

不要挑挑揀揀

如果一個人想要脫單,我們常常會建議他擴大交友圈子,多認識不同的人。可是,選擇多了,就一定更容易找到合適的人嗎?

威斯康星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被試們有的可以從24位候選人中選擇在線約會對象,有的只能在6位候選人當中選擇。一周之後,選擇更多的那組被試對約會對象更不滿意,也更希望重新選擇。

還有研究發現,選擇較多的時候,人們考慮每個選擇的時間更少,評估選項好壞的能力也下降了。

這樣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著名心理學家Barry Schwartz認為,面對太多選擇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很有壓力,覺得應該做出一個「完美」的選擇;而一旦發現這個選項實際上沒那麼好,我們又會十分失望,後悔沒有選擇另一個「更好的」。

(示意圖非本人/photoAC)
「選擇的悖論」當人們面對更多的選擇時,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示意圖非本人/photoAC

當然,如果相親app隨機給你分配一個人,告訴你這輩子就他了,你很可能也不願意。那多少個選項是比較合適的? Schwartz教授給出的區間是8到12

所以,如果想脫單的話,就先定一個小目標:列一個8到12人的候選名單吧。

(
 

以上所有研究結論均不代表本人觀點,歡迎吐槽和反駁!

參考文獻

1、Passive Facebook Usage Undermines Affective Well-Being: E​​xperimental and Longitudinal Evidence (Philippe Verduyn, David Seungjae Lee, Jiyoung Park, Holly Shablack, Ariana Orvell, Joseph Bayer, Oscar Ybarra, John Jonides, and Ethan Kross, 2015)
2、“He Loves Me, He Loves Me Not . . . ”: Uncertainty Can Increase Romantic Attraction (Erin R. Whitchurch, Timothy D. Wilson, Daniel T. Gilbert, 2010)
3、There Are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 The Effects of Choice Overload and Reversibility on Online Daters’ Satisfaction With Selected Partners (Jonathan D. D’Angelo & Catalina L. Toma, 2017)
4、More options lead to more searching and worse choices in finding partners for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nline: an experimental study (Wu PL1 & Chiou WB, 2009)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承認吧,我們並不會珍惜那些秒回信息的人)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