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為何總是不快樂?專家教你擺脫有毒的好人情結,重建最剛好的人際關係

2021-06-12 09:30

? 人氣

善良的人們的想法大多是極端的,認為只有兩種情況,一是大家在一起愉快地相處,另一種是互相不和而吵架。但事實不會只有兩種情況,中間還有無數的變數。大家都去吃米腸湯飯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意圖,只是習慣使然,沒有多想,憑直覺就去常光顧的店。或是部長說一起去,即使大家不是很想吃也會勉為其難地附和,但如果這時提議說要不要吃點別的?不如今天去吃義大利麵吧?說不定提案來得正是時候,不想跟部長去吃米腸湯飯的人,就可以去吃義大利麵。或者大家都去湯飯館,我自己去吃義大利麵也沒關係,因為就算那樣,也不會被公司開除,不會因為那種事在公司被排擠。一切只是自己想像「萬一那樣會不會怎麼樣?」或「會不會造成別人困擾?」自己先害怕了起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善良的人觸角總是朝外,所以他們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左右。明明自己從早上心情就很好,但只要和某個人擦肩而過,就很容易被那個人的負面情緒傳染,導致心情變得不好。在公司內如果有人傷心難過,只要表達一點關懷就夠了。但對善良的好人來說是不夠的,不只要對別人的痛苦產生共鳴,還要比當事人更悲傷,甚至那種悲傷的情緒要延續到回家後一直想起那個人的悲傷,與他一起悲傷。誤以為那樣就是心地善良、有同情心。不,這只會讓自己與他人分離而不自知。

善良的人會為了照顧他人而抑制自己的慾望。但你知道壓抑可能反而讓你更厭惡他人嗎?舉例來說,在飯店自助餐吧上發現甜點櫃有馬卡龍,你非常非常喜歡馬卡龍,很想七種不同顏色的馬卡龍都嚐一嚐,但你是個善良的人,想到如果自己吃那麼多,那別人可能就沒得吃了,過度貪心是不對的。所以就算很想吃,還是強迫自己壓抑住那份慾望,只拿了三個。還嘉許自己是一個有自制力、懂得替別人著想的好人。但怎麼回事!同桌的朋友拿來了七種不同顏色的馬卡龍!還說「這些馬卡龍的顏色很漂亮對吧?看了就想吃,所以我每個顏色都拿了一個!」接下來會怎麼樣呢?

雖然很想全都吃,但強忍住只拿了三個,這樣善良的你眼中,拿了七個馬卡龍的朋友是自私的、貪心的、只想到自己。不只如此,根本連一點點替別人著想的心都沒有。但是在同桌其他朋友眼裡,拿了七個馬卡龍的人或許不是壞人,只會覺得他「真的很喜歡甜食,換作是我,一個馬卡龍也吃不完,因為我不怎麼喜歡吃甜的」。不會討厭對方。去自助餐廳因為付了錢所以有權利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如果馬卡龍沒了,廚師會再做新的出來,除非有規定每個人吃的量,否則不管要拿七個還是十個,都不該是被指責的事。

儘管如此,善良的人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認為忠於自己的感情是「自私」。因此,每當自己也想那樣行動的時候,就會產生罪惡感。但是,說自己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為什麼是自私呢?到底要多照顧他人才能算是善良呢?因為善良的人強壓住自己的慾望和主張,所以看到沒有那樣做的人,就會感到很生氣,但實際上也會有一點羨慕。善良的人心中也會想像別人那樣活得很自我,但是基於「善良」的原則,只能壓制自己的慾望,展現自認善良的一面,指責別人自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