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能記得小時候聽過的歌曲?原來他它們有這個共同特徵!

2015-03-18 12:20

? 人氣

一名參加英國維珍搖滾音樂祭的歌迷在現場自拍(美聯社)

一名參加英國維珍搖滾音樂祭的歌迷在現場自拍(美聯社)

當人們遠離青少年時期,音樂品味時常有所改變。舉例來說,你可能曾經熱愛小甜甜布蘭妮( Britney Spears)的〈愛的初告白〉(...Baby One More Time),但不這麼喜歡泰勒絲(Taylor Swift)的〈我知道你是大麻煩〉(I Knew You Were Trouble)。但是,為什麼〈愛的初告白〉聽起來還是比所有的新歌更加動人,令人充滿懷舊的喜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線上雜誌《Slate》專欄作家史騰(Mark Joseph Stern)指出,近年來,許多心理學家與精神學家的報告已證實,年輕時期愛聽的音樂會引起更加強烈的情感作用。研究者也發現,比起成年後聆聽的音樂,青少年時期喜愛的音樂與大腦的連結強上許多,且這種連結不會因年老而變弱。

 

但是,神經科學不是唯一的解釋。音樂在社交經驗、記憶理論、以及自我的形塑過程中,都扮演重要角色,這些年少時期曾經愛過的歌,也成為個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在聆聽它們時,大腦能夠激起年少時期類似的熱情,有如一個精神元製造的蟲洞,帶我們重新窺見那段年少輕狂的時光。

 

12-22歲是大腦神經快速發展期

 

大腦與音樂有許多類型的互動關係。當我們聽見一首歌,大腦皮質受到刺激,並將節奏、旋律與和聲吸收成為融貫的訊息。如果隨之哼唱,大腦規劃運動的前運動皮質會因此活化。跟著舞動時,大腦神經會與節奏同步。當你注意樂器與歌詞時,協助轉換並維持不同刺激源的注意力的頂葉皮質會勤奮運作。與特定回憶相關的音樂,則會刺激保存人生與關係資訊的前額葉皮質。

 

音樂可以激起每一個人的神經作用,但在年輕的大腦中作用尤其強烈。人的大腦在12-22歲間,會經歷快速的神經發展。這段時間喜歡的音樂,似乎也會就此深入腦葉。這部分是因為過多的青春期成長荷爾蒙,會使我們感覺每一件事都至關重要,也包括此時聽的音樂,以及這段音樂相關聯的情緒記憶。

 

除了藥物與愛情,音樂是最能引發情緒的事物。研究顯示,喜愛的歌曲會觸動大腦的愉悅迴路(pleasure circuit),釋放出多巴胺(dopamine)、羥色胺(serotonin)與催產素(oxytocin)等其他令人愉悅的神經化學物質。當這首歌越受到喜愛,作用也越強烈。

 

歌迷們
歌迷們

美國加州搖滾樂團「石器時代女王」(Queens Of The Stone Age)的歌迷們(美聯社)

 

音樂的社交功能與記憶突點理論

 

除此之外,著有《迷戀音樂的腦》(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The Science of a Human Obsession)的心理學家列維廷(Daniel Levitin)注意到,青少年時期聆聽的音樂與社交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列維廷表示,「當我們年輕時,我們首度自行發掘音樂。」這時常是透過朋友的引介,因此共同聆聽的歌曲就像是一種標章,一種隸屬特定社群的途徑,也是自我認同的一個來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