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家都愛看盜版?該檢討的到底是正版訂價太貴、還是白吃的午餐太美味?

2017-06-12 15:24

? 人氣

今年五月,影音網站123KUBO酷播無預警關站,發出公告(如圖一)表示為保護版權方權益而不再營運,並表示希望網友支持正版影音平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維京人酒吧提供)
123KUBO酷播的停止營運公告(圖/維京人酒吧提供)

當然,酷播不是唯一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涉嫌侵害版權的影音網站,但是在著作權意識逐漸抬頭的現在,難道盜版內容網站仍會一直存在嗎?它們是怎麼進入經濟體系,又是怎麼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呢?

盜版品的優勢:便宜、豐富、風險低

每項盜版商品或網站吸引人們購買、使用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大多數是因為——「便宜」,即使品質、畫質等較正版品略遜一籌,低價甚至免費讓盜版品成為許多消費者的首選。

除此之外,部分盜版品還有強大的「產品優勢」。盜版廠商沒有取得著作權或專利權的成本及合法性考量,因此內容可以比正版商品更多元豐富,例如酷播的影片數量及種類便遠高於愛奇藝、Netflix等正版串流影音平台,內容的多元性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

對消費者而言,使用盜版的最大成本就是有「法律風險」,但網路技術的進步讓各式盜版影音內容網站出現,網路的高匿名性、跨域性讓查緝成本和難度增加,因此大幅降低盜版內容提供者和使用者的法律風險

上述種種原因讓盜版品擁有無可抗拒的魔力,而盜版內容的流竄也對我們造成了或好或壞的影響。

盜版內容的傷害與好處

氾濫的盜版內容勢必會降低正版廠商持續製作、創新的動機,甚至對產業發展造成不利,例如音樂產業在Spotify等正版線上串流平台出現前,曾深受網路盜版所害,又或是近年興起的OTT平台也視盜版為產業發展的第一殺手;但盜版也不是百害而無一利,這些盜版商雖因牟取自身利益而違法,卻也無意間為正版商和社會各自帶來好處。

正版商:加速推展市場規模

盜版商品提供了和正版品功能類似但價格低廉的替代品,對於消費能力不高或不願意輕易嘗試新產品的消費者而言,這會提高他們使用產品的意願,甚至培養、改變消費習慣,進而活絡正版品的市場;在羅伯特・紐沃夫(Robert Neuwirth)《地下經濟》一書中便提到,盜版的精品或時尚服飾便是將流行思維注入民眾潛意識中,盜版品在此成為免費的品牌廣告,讓這些高價單品成為民眾趨之若鶩的夢想。

社會:讓獲得知識的門檻降低

即使網路大大減少資訊取得的成本,但某些內容產品的收費對經濟弱勢族群而言仍是負擔;盜版的低價讓更多人得以閱讀、聆聽、觀看或使用這些內容產品,降低經濟因素可能帶來的知識、藝文內容匱乏,甚至促進社會階級的流動;同樣在《地下經濟》中提到,在秘魯首都利馬,因為正版書籍售價過高,導致盜版書籍的發行量比正版還多,知識與文學藉著低價的盜版書籍進入每個秘魯家庭中,而作家們也樂於由此打響知名度、拓展讀者市場。

解決盜版的新出路:差別取價

儘管盜版商品帶來些許好處,但不論是因為道德、保護個人智慧財產或維持產業創新動機,我們都應更努力且更聰明地阻止盜版產品或內容的出現,例如廠商可以用更有彈性的訂價方式讓消費者願意購買正版商品。

經濟學中有一種「差別取價」的訂價方式,指的是廠商會為同一商品訂下不同價格,讓有能力且有意願付出高價的消費者以較高價格購入商品,也讓消費能力較低的人能用較低價格買到同一商品,廠商則藉此取得最高的利益。舉例來說,電影院會用一般票、學生票、團體包場來進行差別取價,讓消費能力低或大量購買者可用較低價格觀影。

盜版商品或網站看準的正是消費者未被滿足的需求,因此「代替」正版廠商做出了差別取價的訂價,而這也代表了廠商大可自行推出類似的訂價方案,來抑制盜版品出現,讓消費者能用負擔得起的價格購入正版,廠商也能增加收益; 像是電影商可考慮同時在電影院及線上串流平台上映新電影,打破先院線後光碟/電視的傳統發行模式,讓慣於使用盜版內容網站的消費者有其他合法選擇,逐步改變其消費習慣。

結語:多方協力才可能終結盜版

網路應用的進步讓盜版更加猖獗,但串流平台的興起也讓正版商有機會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方案,並逐步取代盜版品,如歷經十多年改革的數位音樂產業正是其中一例。

盜版可能不會消失,但我們可以盡力減少盜版出現的誘因,甚至同時保留盜版帶來的部分好處,而其中更重要的是:阻止盜版不只能靠執法單位的取締,加強消費者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以及鼓勵廠商開放多元商業方案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文/康陳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維京人酒吧(原標題:我們要如何終結盜版?)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