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名60歲社長,每天只睡3小時,連續3、4年沒感冒,原因不在運動而在…

2017-06-20 05:20

? 人氣

如果告訴他人你在實踐短時睡眠生活,而對方又相信「身體機能會在睡眠中恢復」「人類必須睡覺才能成長」這些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論點,對方一定會否定你的行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代人對睡眠的共識,其實是十分缺乏根據與證據、還只是假設就被大眾承認的論調而已。若非如此,就應該存在著確切的「睡眠定義」,而非只是一些曖昧的睡眠論。

然而,這些得到共識的睡眠論,卻具有強大的力量,即使是已學會短時睡眠的人,也會因為不停遭受家人或周遭的言語否定,而忘記自己親身體驗過的短時睡眠,才是讓自己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家人、公司同事和朋友,都說我這樣有問題」「被人投以異樣的眼光」「被說這樣不健康」「被人家說我病了」「被說會折壽」「把工作失誤怪罪在睡眠不足上」……

當別人反覆這麼說時,短時睡眠者的心中就會產生「我每天這樣工作,是在出賣生命、出賣健康」或「雖然現在身體好好的,但將來一定會生病吧」之類的想法。

但問題不是出在睡眠時數太短,而是周圍沒有確切知識和根據,就不負責任地加以否定,才會產生不安的情緒。

排除短時睡眠的自我懷疑

我哥哥在一家清潔公司上班,他們的社長超過六十歲仍幹勁十足,社長從不休假,每天一大早來上班,工作到很晚才離開。社長的睡眠時數是一天三至四小時。前陣子和社長聊天時,他向我提起了他的煩惱。

「我每天的睡眠時數是三小時左右,但周圍的人都說這樣絕對有問題,還一直說我現在勉強硬撐,到時候絕對會出毛病。被他們說久了,真的會擔心現在雖然健康,但未來會不會怎樣。」

面對這樣的困擾,我問道:「那你最近有感冒過嗎?」

他回說:「沒有,這三、四年都沒有感冒過,這會不會是不生小病,但一生就生一場大病的前兆?」

我想,這就是周圍的人害短時睡眠者生病的典型模式。這位社長正是因為睡眠時間短(我刻意要在這裡這麼說),才會三、四年都沒有感冒,但因為被多數人否定,所以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

(圖/FirmBee@pixabay )
「短時睡眠」讓工作效率更加倍(圖/FirmBee@pixabay )

別否定他人的睡眠時數

有一名連續四個月以上,每天只睡不到一小時的短時睡眠者這樣說過:

「我向周圍的人隱瞞我在過短時睡眠生活的事。健康檢查的睡眠時數欄中,我也是寫七小時。不然的話,萬一發生什麼事時,一定會被怪罪說,是我沒有管理好我的生活作息。」

此人對自己的生活作息所做的管理,讓他變成短時睡眠者,得到了自由的時間與心靈的祥和,然而因為世人對短時睡眠的觀感,讓他選擇了隱瞞自己是短時睡眠者的事實。

我還在當上班族的時候,剛開始進行短時睡眠的那段時間,一直過著早上六點進公司,深夜三點返家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作息,也讓我自然而然地和保全公司的警衛越來越熟。

我的工作產量遠遠勝過同事,上司為此十分驚訝,詢問我原因,當我告訴他,我一天睡不到三小時後,他立刻判斷我有問題。

儘管我健康檢查中每個項目的結果都是良好,但我還是被公司的醫生找去,做了更多的檢查和問診(結果當然沒有異狀,醫生也十分驚訝)。不僅如此,從我說出自己睡眠時數的那天起,工作的失誤和人際問題,全都被說是我的睡眠時數太短害的。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不要否定他人的睡眠時數。無論那個人睡得短還是睡得長,都沒有關係。

只要當事人感到幸福、活得健康、做自己想做的事、有夢想、有活力、沒有對他人造成困擾,誰都不應該否定別人的睡眠時數。

當時公司裡為我看診的醫生,後來成為我講座中的學員,現在也成為一名短時睡眠者了。

作者簡介|堀大輔

社團法人日本短眠者育成協會理事長、GAHAKU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董事。1983年11月2日生,日本兵庫縣尼崎市人。高中畢業後,從事音樂活動,之後以油畫畫家身分,繪製裝飾在咖啡廳中的風景畫、壁畫等。其品味受到賞識,而成為吉他製作公司的創立成員,擔任製作吉他匠人。之後在化學機械製作公司從事設計工作,而後受邀於NHK節目《老師沒教的事》(在台灣由國興衛視播出)中,以速讀高手的身分出場,並因這個契機自立門戶。

因為興趣廣泛,並多方從事各類活動,加上原本1天要睡8小時,因此時間變得完全不夠用。於是他25歲時,以自己從18歲開始進行的睡眠研究為基礎,挑戰短時睡眠,短短兩個月就成為1天睡45分鐘以下的短時睡眠者。

本書毫無保留地將他研究出的睡眠新理論和短時睡眠學習計畫「Nature Sleep」完全公開。這套學習計畫已幫助600多名學員成為短時睡眠者,成功率超過99%。現在除了擔任短時睡眠學習計畫的代表講師外,亦擔任三語幼稚園的學習計畫顧問等,在教育工作上十分活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出版《超短眠,人生更豐富:最強商務技能!提升思考力與工作表現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