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遭抹黑100年!死命斡旋《二十一條要求》的袁世凱,為何背負賣國漢奸罵名?

2016-10-06 11:31

? 人氣

總之陸部長找盡各種藉口,就是要減少談判時間,好拉長整個談判的會期,甚至等到雙方進行談判時,陸徵祥總是先不疾不徐地說:「請貴國大使入座。」按外交禮節,日本人也只好客氣地說:「不,請貴國先入席。」雙方客氣來、客氣去,光讓座就糾纏個十幾分鐘;等到就定位,日本人要直切主題時,陸徵祥又說:「請上茶。」然後日本人只好依照外交禮儀,喝著茶聽陸徵祥開始天南地北地亂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說日本人知不知道陸徵祥在玩拖延戰術?答案是:當然知道!但是陸徵祥的一切行為都依據外交禮儀,為免有損國家形象,日本人又被拖延個幾十分鐘。

等到進行談判時, 陸徵祥更是遵照袁世凱的指示:逐項逐條商議,拖慢會議的節奏。每次當談判情勢不利,陸徵祥就說:「唉呀,我身體不行啦!實在無法撐下去了,有事明天再商議吧。」搞得日本人十足鬱悶。

策略三:反客為主,將戰場帶回日本

當國內談判展開之際,袁世凱展開了一系列的幕後運作,好削弱提出二十一條要求的日本大隈重信內閣的影響力。

首先,袁世凱派人赴日遊說和大隈重信立場相對的元老重臣;接著,收買日本浪人做間諜收集情報;最後,秘密支持四個日本議員競選,而這些接受十六萬日元選舉費用的議員,就在議會中彈劾大隈內閣。

這下大隈內閣囧了!

國內外都面臨強大壓力,談判又難有進展,為了趕快結束這場外交爛仗,日本大使決定對中國提出的條件妥協。但是!他們也在五月七日下午三時,向中國提出接受二十一條的最後通牒:「限於五月九日午後六時前答覆,不然日政府將採『必要』措施!」

所謂必要措施,其實就是不惜開戰,當時日本海軍巡弋於渤海一帶,陸軍則開往東北三省,面對結實的硬碰硬,袁世凱是再沒得取巧,他無奈地表示:「我豈願意屈辱承認?但是對比中日國力,不得不委曲求全……」於是在一九一五年五月九日,外交部的陸徵祥、曹汝霖將《二十一條要求》最後修訂本遞交日本公使,曹汝霖對此表示:「當時我心感淒涼,有一種親遞降表的感覺……」

不過,袁世凱的招數還沒完啊!

大偎重信
大偎重信。(圖/作者提供)

策略四:說一套,做一套

日本最終跟中國簽訂的要求中,第四、五大項沒簽訂,第三項要求則被刪除一條,至於被迫答應的第一、二項十一條要求,袁世凱這麼說:「購地租地,我叫他一寸地都買不到手;雜居,我叫他一走出附屬地,就遇到生命危險;至於警察顧問用日本人,我用雖用他,每月給他幾個錢罷了,至於顧不顧、問不問,決定權卻在我身上。其他各條,我皆有破壞之法。」

此後,在東北的日本人說:「我們日本人在東北被囚禁於附屬地界內,一步不敢出附屬地;至於向中國人購地、租地,更是談不上。」

日本顧問也說:「我等名為顧問,其實絕無人顧,絕無人問。」

簡單來說,袁世凱已將二十一條要求的傷害性降到了最低,整場外交戰役可說「雖敗猶榮」。而且袁世凱還在《二十一條要求》簽訂後,深刻體會國力不足只能被霸凌的屈辱,於是下令:「將五月九日列為國恥紀念日!」

又對左右說:「勾踐不忘會稽之恥,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那些咄咄逼人的人終有肉袒牽羊之一日。」(這時我突然有個疑問:所謂五九國恥紀念日是由袁世凱親自訂下,表示有自我檢討的意味,結果現在教科書的筆法,卻把國恥日描述成好像是民眾對他不滿才諷刺制訂出來,真不知道當年編寫教材的人有何居心啊?

由上述事件看來,新成立的中華民國,真可謂命運多舛、風雨飄搖,甚至還面對外來的壓迫和亡國危機;但諷刺的是,後來滅亡中華民國的,不是外國人,反倒是它的建國者──大總統袁世凱!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平安文化《野心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2》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