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被拋棄的孩子,用悲傷成就日本近代文學誕生!他們比一般人擁有更強大的獨創性

2016-10-22 11:30

? 人氣

抱有依戀障礙的偉人為數不少。比方說,出生不久即喪母的釋迦牟尼與出生前便失去父親,年幼時又失去母親的穆罕默德等宗教領袖,以及不勝枚舉的政治家、文豪、藝術家、哲學家、社會運動家與革命家等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我誇大與遠大夢想

為什麼他們在經歷重重困難的人生後,還能留下常人所不能及的偉大功績呢?為什麼他們能實現高遠的理想,創造出無人能模仿的作品呢?

和這些問題密不可分的,就是「自我誇大」的特質。自我誇大是幼年時期出現的自戀型態之一。特徵包括感覺自己像神一般偉大,產生無所不能的感覺與自我表現欲,當事情的發展不如己願時立刻表現出強烈的憤怒(稱為自戀的憤怒)。

根據確立自體心理學的海恩茲‧寇哈特(Heinz Kohut)說法,當人們自我誇大的欲望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並且體驗過一定程度的挫折後,就可成長至身心更為均衡的階段。

然而,一旦因為某種原因嘗到突如其來的劇烈挫折,心理將會停在自我誇大的階段無法前進。除了依戀障礙,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這樣的行為。

隨著成長,一般人在理解自己的能力極限後,多半學會與現實妥協,自戀的程度只會維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然而,停留在自我誇大階段的依戀障礙者,卻會無視現實中自己的能力,無限膨脹自我誇大的欲望,試圖藉此保護受傷的自戀心理。不過,這同時也是人之所以能實現偉大理想,在逆境中奮勇前進的原動力。

只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懷抱遠大的理想和希望,認為自己比旁人特別的人,有時雖然能夠完成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相反地,也比一般人更難面對嚴苛的現實,時常出現社會適應不良的情形。

高橋是清的「強運」

曾擔任內閣總理與財政大臣,在二二六事件中遭暗殺身亡的高橋是清,一生高潮迭起宛如戲劇。他也是一位有依戀障礙的人物。

高橋是清出生後不久即被過繼給別人,從小到大遇過好幾次死亡危機。有一次差點被馬踩死,最後奇蹟似地獲救。

是清聽到旁人議論自己的好運,開始懷抱「自己是強運之人」的信念。同時,是清惡作劇的程度也超過一般孩童,在橫濱外國人商館當書僮時,他偷偷在主人要吃的牛肉鍋裡小便,這件事被發現後,原本和主人一起出國的機會便泡湯了。這個小插曲,和盧梭童年時的惡作劇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出國計畫被取消後,他反而更想出國,並用盡一切手段搭上商船。然而,此行的目的地是美國舊金山,他在這裡過著奴隸般的勞役生活。能奇蹟似地熬過這番艱辛困苦,或許也該拜他那樂天的自我誇大感所賜。

然而,不經大腦的衝動個性和容易被欺騙的性格並非輕易就能改善,他也因此被惡劣的詐欺師所騙,欠下鉅款,過了一段如坐雲霄飛車般的驚險人生。所謂的「強運」,反過來說就是必須不斷經歷風險,從這點看來,只能說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終毫無防備。

與獨創性的關係

看了許多依戀障礙的案例後,立刻就會發現一件事。在作家與文學家中,依戀障礙者似乎異常地多。說來驚人,夏目漱石、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等日本文學的代表作家,一律都有依戀障礙的問題。或許該說,日本近代文學誕生的原動力正是來自這群被拋棄孩子的悲傷。

除了文學之外,在藝術領域成名的人中,也看得到非常多依戀障礙的案例。就某種程度而言,如果不是內心懷有源自依戀障礙的「失落」,恐怕也不會將大半人生花費在沒有直接生產性的創作行為上吧。正因內心的空洞無論怎麼書寫、怎麼創作也無法填滿,所以才有辦法持續創作。

在藝術領域之外,在政治、宗教、商業及社會運動領域做出偉大貢獻的人,也不乏懷有依戀障礙,對自己抱持某種堅持的人。這樣的人總是試圖超越自我,事實上,對自我的堅持與超越蘊藏著一體兩面的力量。為了達成對自我的堅持,因而追求超越自我的例子並不少,同時,在徹底實踐了對自我的堅持後,也多半能達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我認為,他們的行動與思考之所以帶有獨創性與革命性,和他們「沒有父母這個安全堡壘」這件事有密切的關聯。有幸擁有父母這個安全堡壘,得以築起穩定依戀的人,因為活在安全堡壘的保護之下,過著安穩的生活,較能順利適應社會,保障一生順遂。

相較之下,沒有安全堡壘的人,等於毫無防備地被丟入社會的驚濤駭浪中,生存起來要困難許多。然而另一方面,父母這個安全堡壘有時也會成為束縛。

正因為待在堡壘中是安全的,或者說正因為依戀著父母,所以往往無法突破父母對自己加諸的期待與庇護,困在父母設定好的「常識」或「價值觀」中,很難跨越這道界線。

反觀依戀不穩定,沒有安全堡壘的人,因為沒有這層束縛,所以能以超乎常識的觀點觀察社會、感受事物,比一般人更善於發揮創造力,擁有強大的獨創性。

當然,還有另一種狀況,由於和父母之間的依戀不穩定,做任何事都想獲得父母的愛與認同,對父母的期待過度服從。問題是,人心並非如此單純,即使表面服從,沒有真正放下的部分仍不斷在內心累積。正是這些部分令他們習於以嘲弄的態度看待事物。

換句話說,這樣的人容易發展出雙面性格。然而,當這種雙面性格凸顯了人性原有的矛盾之處,陷入對自己或對社會的否定,導致負面情感發揮作用,有時反而會成就別具一格的著眼點,獲得正向的結果。

所謂創造,以某種定義來說正是對固有價值的破壞。如果想要產生破壞的力量,一味依靠固有存在或抓緊安全情感的聯繫,反而會造成負面效果。父母代表著舊勢力,唯有從根柢憎恨這股舊有勢力,才能創造出足以破舊創新的能量。

這麼說來,對創作者而言,依戀障礙幾乎成了不可或缺的原動力。沒有依戀障礙而成就偉大創作的例子反而顯得稀有。就算能繼承技術或傳統,在固有價值上發展,也很難從中誕生真正的創造力。因為,對於有幸擁有穩定依戀的人而言,根本沒有必要對毀滅性的創造賭上性命。

這就是為什麼,夏目漱石寧可拋棄內定的東大教授職位,放棄安定的地位而選擇進入當時仍沒有影響力的東京朝日新聞報社,成為隸屬報社的記者,踏上不穩定的作家之路。

這就是為什麼,谷崎潤一郎寧可從東大中輟,投入前途難以預料的寫作工作。

這就是為什麼,史提夫‧賈伯斯從大學退學,沉浸在藥物之中,甚至多次前往印度流浪。

這就是為什麼,巴拉克‧歐巴馬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並未選擇進入一流企業就職,而選擇進入報酬微薄的社會組織工作。

他們充滿創造力的人生,原點就在於推翻固有價值,試圖從中獲得自由的特質。之所以辦得到這一點,正是因為他們內心始終懷抱著難以填補的空虛,又無法以符合一般常識的行動彌補所致。再進一步往源頭追溯,想必就能發現,原因正來自依戀障礙。或許依戀障礙使他們從社會常識中獲得解放,踏上獲取嶄新價值的人生旅程。

作者|岡田尊司

精神科醫師、作家。目前擔任岡田診所院長。自東京大學文學部哲學系退學,後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並於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高次腦科學講座神經生物學教室及腦病態生理學講座精神醫學教室從事研究工作。著有《啟動心靈的對話》、《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夫妻這種病》等等。

本文授權轉載自聯合文學出版《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