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老房變身咖啡廳!被國民政府棄置的攝影師故居,成了台北最有京都味的小屋

2016-07-30 09:30

? 人氣

圍牆與外牆的線條,以含蓄的現代感重新詮釋老屋。(圖/WE R THE CATCHER攝影)

圍牆與外牆的線條,以含蓄的現代感重新詮釋老屋。(圖/WE R THE CATCHER攝影)

身為建築師的店主,親手將這棟日式老屋打造成為工作與夢想結合的實驗場,一樓是咖啡店面,二樓則是建築事務所的辦公室,透過現代設計手法,八十多年的老建築翻修後,既能保有老屋的建築基礎,又有著嶄新的外貌,讓更多的人們來體驗老宅的生活風味。

透過開敞的玻璃門窗,傍晚的陽光斜斜射進屋內,樹影也隨著微風一同溜進這家小店裡。咖啡色外觀的木造日式建築,雖然散發出帶著優雅的成熟姿態,身形卻又充滿現代感地俐落自信,如此靜靜地坐落在這個台北最有故事的街區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條通.綠島小夜曲」咖啡店就位在台北中山北路「二條通」入口;所謂「一條通」到「九條通」的這個街區,是日治時代台北的重要高級住宅區。這裡最初的屋主是一位名為佐佐木八二郎的日本攝影師,他的寫真館就位在二條通巷口的三角窗,而這棟屋子則做為住家使用。

這棟兩層樓木構造房舍,樣式接近京都的街屋,是這條街上僅存的老建築,日僑撤離後,幾十年來做為政府官員的宿舍,但後來政府回收後便被棄置了,一直到數年前由建築師鍾永男從國有財產局標得,並且決定進行翻修,重新拾回老屋的價值。

P9.jpg
(圖/WE R THE CATCHER攝影)

人,讓老建築活起來

開咖啡店是許多設計師的夢想,因為它可以讓設計師追求的美感價值付諸實現,成為一種將個人生活理念實踐的具體行為,同時還可以與他人分享。

鍾永男也有這樣的夢想。身為建築師,他接過許多歷史建築再利用的設計案例,累積了大概十年的老屋修整經歷,其中日治時期的老房子就處理過不少,也累積了一些對於老房子的感情與想法。遇見了這棟建築,原本只是想要有一個辦公空間的他,咖啡店的想法又再度浮現,「大概是幫政府修了太多木造老房子,於是這樣的因緣就產生了。」他說。

P11_2.jpg
由透明的梯形天井向上望,可以看到外頭古樸的日式屋瓦。(圖/WE R THE CATCHER攝影)

這棟日式老宅有兩層樓,做為建築事務所辦公室與咖啡店營業場所兩種使用目的來說,正符合需求。咖啡店「二條通.綠島小夜曲」位於一樓,而它其實又像是二樓事務所的客廳。鍾永男開咖啡店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把這棟特別的老建築開放出來,畢竟做為事務所能夠進出的人不多,而在二條通內仍能保有這樣的一個歷史空間更是難得。

「都市的變遷、年代的轉移,老屋像是忘了被回收而被丟棄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就把它整理整理,一是可以省房租,二是可以玩一玩咖啡廳,三還可以讓更多人進來感受老房子。」

P12_3.jpg
在舒適的環境下,老屋成為一個可以讓人接近體驗的地方。(圖/WE R THE CATCHER攝影)

咖啡店後來又加入了展覽、音樂活動與講座,讓它不純粹只是咖啡店,而能成為一個文化活動與文化空間交流的場域。「開咖啡店只是一個手段,重點是要讓這個地方熱絡起來。」

老肉新皮的保養之道

做為老建築的整修專家,鍾永男在規劃開店之時,首先關心的自然是老屋的結構。建築團隊在翻修前就做足了調查工作,從天花板、牆身到地板,先拆部分構件來檢視保存狀況,評估是否值得修或是直接替換。

P15_5.jpg
二樓建築事務所的辦公區,牆面被書架佔據,新的層架與原始的柱子和諧地相容。(圖/WE R THE CATCHER攝影)

和歷史建築的修復不同,私有老宅因為不受限於古蹟相關法規,在翻修上可有更大的自由度。鍾永男認為,再利用必須要符合需求,不要為了保存而成為危樓,得去細細拿捏分寸。建築翻修過程,除了屋體的維修之外,使用目的的改變,更是會影響建築結構的變化。像是這棟屋子先前是做為宿舍使用,有很多隔間,但現在做為咖啡店的營業空間,就必須打掉局部牆面,以製造連貫的公共空間氣氛。

P15_6.jpg
二樓可以看到堅實的木樑上,一層層木頭疊上屋頂,以螺栓搭接的和式屋架。(圖/WE R THE CATCHER攝影)
P15_7.jpg
通往二樓的木梯,連接了跨越兩層樓的大書架,不僅做為通道,也讓空間增加了趣味性。(圖/WE R THE CATCHER攝影)
P15_8.jpg
二樓的陽台是員工的祕密休憩處,大片的窗戶為室內的辦公環境,引進自然舒適的日光。(圖/WE R THE CATCHER攝影)

這棟建築本身的保存狀況不佳,柱樑腐爛得十分嚴重,不能像傳統修復老建築一樣用抽換的方式,它又是與鄰房壁面緊鄰的街屋,也沒有辦法解體再重構。在種種考量下,建築團隊決定以賦予老建築「第二層結構系統」的設計概念來翻修—也就是原來有柱子的地方增加一根鋼柱扶助,有樑的地方就增加一根樑,最後再以室內設計的裝飾手法,將這些結構包覆起來,「保持老的骨肉,換一張新的皮。」鍾永男說。

現代設計與歷史的合音

做為一位現代設計師,他也沒忘了賦予老建築一種當代思維,更沒有忽略到空間之外,構成咖啡店的重要元素—舒適與放鬆。

為了製造咖啡店的舒適質感,他在傳統木構造之中,加入了現代的設計元素,利用屬於現代的線條、顏色與材質去和古老的建築對話,產生一種亦古亦今的絕妙氛圍。

在整體風格塑造上,為了不讓咖啡店顯得太古味,他從日本傳統建築中常見的木柵條中吸取設計元素,賦予它現代的線條比例與質感,統一整個建築裡外的風格調性。像是外觀上,在屋簷部分就用了很多線條的設計,室內牆面的壁龕中間也以木條包住原來的舊牆面—它是線條,卻又是一個面塊,同時它也有一種穿透的效果,可以在遮醜的同時卻讓人可以看到原來的歷史舊貌。

從事老建築翻修多年的鍾永男,在此之前也從沒機會使用到老宅,親身接觸後才發現這樣的經驗其實很特別。對他來說,老宅是一種感情,是人與物、人與時間、人與空間的感情綜合體。雖然這樣的東西不是貴重、豪華的,但是這種氛圍是溫暖的、更值錢的。

「老宅可以當一個很好的朋友,它的氛圍是樸直的、安靜的、親切的,你好好對待它,它也會回饋給你一些東西。」

Q: 翻新老宅所投資的費用和時間?

A: 大約2-3個月翻修,因為並非照古蹟修復的傳統方法,花費僅200多萬。但施工前的調查花了非常長的時間,因為修老房子一定要做全面的調查與評估,像是結構系統與損壞蟲蛀的狀況調查,還有訂出修繕使用的工法。另外也做了建築的歷史調查。

Q: 回收老宅的注意事項,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

A: 老房子第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原來設備不足,得去改善水電管線與排水系統。第二個問題是,雖然事先都做了調查,但維修中常常會出現預料外的新狀況,因此得邊修邊設計。另外,為了營業空間的需求而必須打牆,除了注意結構牆面的強度,施工上也針對此做了補強。

Q: 請問挑選了哪些物件作為店家風格塑造?

A: 家具、燈具的選用,都是現代的設計產品,主要的要求是舒適度。像是日式風味的吊燈,讓空間有溫暖感,餐椅則是有軟墊的,讓人可以舒服地久坐。

二條通.綠島小夜曲,屋齡86年
台北市中山北路1段33巷1號
(02)2531-4594
週一至週日:12:00-21:00/週五:12:00-21:30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原點出版《老房子,活起來!:舊宿舍、街屋、小公寓、日式平房、老市場,專家職人的老骨新皮改造之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