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基因組編譯再掀波瀾

2016-02-13 06:15

? 人氣

英國批准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實驗。(美聯社)

英國批准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實驗。(美聯社)

外電報導英國人工授精暨胚胎管理局(Human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logy Authority, HFEA)首度核准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實驗,作為不孕與流產原因研究的一環。儘管該實驗僅供研究使用,將在七天后停止實驗並摧毀胚胎,但此舉仍然引發倫理質疑,甚至有人表示此技術最終可能被用來設計嬰兒(designer babies)。這是世界首例獲國家監管機構批准的人類胚胎編輯研究,可預期隨著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提升,能夠對基因組進行特異性定點改造,讓人類基因改造成為現實,爭議也愈加激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基因組編輯技術(Gene-editing Techniques)由於易於使用、成本低廉且效率甚高,已經改變了生物學界的格局也獲得比爾·蓋茨等投資者的青睞。不過該技術可能會在基因組裡出現脫靶現象(Off-target mutations,亦即造成非目標基因的突變),可能產生健康和環境風險,也引發可能失去人類基因多樣性、誰能擁有這樣的權利、道德操守、安全性等質疑。為解決爭端,日前國際學者才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為期3天的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對此議題進行廣泛討論會後並發表共同聲明指出,強化基因編輯技術的基礎和臨床前期研究有其必要性,應該在適當的法律和道德監管下繼續開展。但如果涉及早期人類胚胎或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不得用於懷孕目的,除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問題已得到解決且獲得廣泛的社會共識,只是目前並沒有這樣的情況,劃出了開展基因編輯研究不能觸碰的「紅線」。該聲明雖然不具法律效率,但是對該從事該領域研究的科研人員還是具有一定指引作用。此次英國官方決定料將再掀波瀾。

 基因組編輯另一項爭議在於使用該技術的產物是否屬基因轉殖產品,若答案是肯定的則必須遵守現行基轉相關安全規範,那麼它的應用潛力將會受到限制。目前加拿大和美國的政府將基因組編輯技術歸類為非轉殖基因;歐洲委員會則正在對該技術的相關法規進行討論,相信很快會發佈對新興的基因組編輯技術進行歸類和監管的觀點。台灣政府應該密切關注後續發展,提早因應。 

目前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育種、抗病上發展亦如火如荼展開,例如日本科學家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成功育成快速成長的虎河魨可以縮短一半養殖時間,將可降低市場售價讓更多人可以享受虎河魨的美味以及運用該技術成功培育出壯大版高檔魚真鯛;還有目前全球種植香蕉正受到巴拿馬病(Banana Panama Disease ,Tropical Race 4)肆虐,引發香蕉可能絕跡的憂慮,科學家亦運用該技術去除病菌藉以入侵香蕉細胞的受體,來挽救瀕危的華蕉;英國研究機構也運用基因組編輯技術成功育成能抵抗非洲豬瘟疾病的仔豬;美國學者運用基因組編輯技術研發出可以保存更長時間並且當它油炸時不會產生丙烯醯胺這種致癌物質的馬鈴薯;南韓及中國組成之科學團隊,也透過基因編輯培育出具有兩倍肌肉量之「雙肌性狀基改豬」(double-muscled pigs)。而台灣在這方面的研究(包括技術、法規、倫理等)相對落後,須迎頭趕上。

制定政策並非易事,不僅需要科學證據,還要納入法律、經濟、政治和公共意見等考量,而過去國家領導人往往只對能支持他政策的數據感到興趣,致所做出的決策往往不如預期甚至惹來更大的民怨,「兩兆」、「雙星」就是慘痛教訓。期盼準總統蔡英文及其團隊在推動生技產業時能做出正確決策,不要重蹈覆轍!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農漁業雜誌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