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鬧劇結束他的政治生命:《葉公超的兩個世界》選摘(1)

2015-12-23 05:20

? 人氣

蔣廷黻說得很明白清晰,至於王之珍說到國內輿論,其實在蔣介石統治下,無論在中國大陸或臺灣根本沒有言論自由可言,老百姓早就麻木了,無所謂有「輿論」,所以正如蔣廷黻所說的「只好聽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蔣介石堅決否決外蒙,於是有很多人應聲而起大叫「寧為玉碎,毋為瓦全」,這一派可以陳誠和沈昌煥為代表,他們是忠臣,自己沒有意見,如果有也不敢講,均以蔣介石的意見為意見。另一派是葉公超和蔣廷黻,雖然他們也是以蔣介石的意見為意見,因為他是一國之君,國家大事都是由他一人決定,但是如果他們認為蔣介石的主張是錯誤的,他們就會以利害得失敢出來坦率直陳,他們是良臣。

在蔣介石統治下,忠臣多,良臣少。拿一九六一年外蒙古案來說,葉公超時為駐美大使,他的看法及立場與蔣廷黻是一致的,這可能與他們的教育背景、思想及對時局的看法有關,此外兩人過去同在清華教書是好朋友。剛好他們的想法與美國人很相似,所以蔣介石無限狐疑。因為一九六一年外蒙古案在葉公超與蔣廷黻看來與一九五五年迥異,他們咸認為一九六一年國際情勢較為複雜。因為,一、外蒙古申請入會與非洲新近獨立的毛利坦尼亞牽連在一起,如果我們否決外蒙等於連同否決毛利坦尼亞,其結果會影響我們在聯合國的席次。二、在外蒙古申請入會時,不前不後,美國欲與蒙古磋商建立外交關係。我們先從美國新總統上臺後,葉公超與美國國務卿魯斯克於三月十七日及二十二日會談開始,再談及葉公超與其他美國官員磋商交涉美蒙建交和臺北在聯合國的席次。

在聯合國投票前夕,蔣介石兩度急電召葉公超回國。葉公超再也沒有返回任所。

湯晏新著《葉公超的兩個世界》(衛城出版),右為葉公超的字畫(拍賣網站)
湯晏新著《葉公超的兩個世界》(衛城出版),右為葉公超的字畫(拍賣網站)

*作者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著有《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一書。現已退休,居紐約。本文選自作者新著《葉公超的兩個世界:從艾略特到杜勒斯》(衛城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