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蘇迪勒過後,水土保持真的會被檢討嗎?

2015-08-11 06:10

? 人氣

20150810-蘇迪勒颱風導致新北市溪洲部落淹大水,10日待天起好轉,居民才開始重整家園。(曾原信攝)

20150810-蘇迪勒颱風導致新北市溪洲部落淹大水,10日待天起好轉,居民才開始重整家園。(曾原信攝)

蘇迪勒颱風狂掃過境,造成400多萬戶停電、各地路樹倒落、台北市因南勢溪上游表土沖刷,水的濁度飆到3萬9千度,混濁無法使用,經濟部水利署甚至出動Qwater緊急淨水設備。回想四個月前台灣才經歷十年來最嚴重的枯旱,蘇迪勒一來多個水庫卻要放水因應,石門水庫就幾乎流掉一個水庫的水量,見證氣候轉變的無常。而面對這種枯旱瞬間改變的情況,我們準備好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幾乎每次颱風過後,官員們都會應景式的提到水土保持,還訂了很多規則、辦法,不但枯旱時提、水患時也提。例如行政院長毛治國今年3月19日在枯旱最嚴重時就說「未來要落實集水區水土保持,延長水庫使用年限」。這次台北市水質混濁,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提到要檢討南勢溪的水土保持有沒有做好。

兩個中央、地方最重要的首長,今年都提到水土保持,但因為過去政府在水土保持工作上有太多不良紀錄,這次這些宣示能維持多久實在沒什麼把握。

例如1996年賀伯颱風、2004年艾利颱風、2009年八八風災、九二一大震後,政府都端出水土保持宣言,這些包括:《水庫集水區治理辦法》、《山坡地保育條例》,1989年又成立「水土保持局」,1994年通過《水土保持法》,有專責單位、專法推動水土保持工作。

接著2004年艾利颱風造成石門水庫集水區大崩塌,2006年催生《水庫集水區保育綱要》。八八風災後內政部緊縮水庫集水區不得變更編定、公有土地不得出租讓售。2011年更通過《地質法》,規範地質敏感區的開發行為。但事後也不了了之,水庫集水區道路愈開愈大、飯店旅館持續上山,森林繼續被砍伐改種經濟作物。承諾要做的事做不到,又找各種名目將這些宣示、法令一一鬆綁。

遠的不說,就說今年,毛治國一方面說要加強水土保持,另一方面卻支持農委會水保局的《水土保持法修正案》,要放寬83%的水庫集水區可以開發,枯旱期間還多次試圖在立法院闖關,還好強大的公民力量暫時擋下修法。

柯文哲說請中央政府檢討水土保持,但事實上地方首長更熱衷水庫集水區開發,南投縣的清境農場、台南市的統一夢世界都是。這次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也說要檢討集水區水土保持,颱風過後大家不要忘了繼續看他們做多少。

《台灣早就進入氣候變遷的情境》

然而我們已經沒有本錢再揮霍水庫集水區了,過去大家所熟知的天氣早已不適用於現在,官方告訴我們「台灣年平均雨量2,500毫米」,但這是指長期的平均而言,各別年份的差異卻非常大。舉最近三年為例,2014年總雨量1643毫米、2013年2738毫米、2012年3139毫米。多雨、少雨可以差到一倍。

雨量少時會出現枯旱,雨量多時卻留不住,原因就出在水土保持做不好。大家應該還沒忘記,2009年八八風災時三天下了驚人的雨,但那年總雨量只有2,489毫米,並沒有比平均值多。反而是那次風災讓曾文水庫淤砂量增加9千萬立方公尺,滿水庫很快就用完了,八八風災半年後南部就開始缺水,台南一期稻作18,000公頃還要休耕以因應民生及工業用水不缺。

另外一個例子,2012年12月的秋雨充沛,登上百年來當季前十大雨量排行榜。但隔年1到3月情況急轉直下,創下58年來春雨最少記錄,從南到北多個縣市實施一階限水,清明節來了一場豪雨,一下就解除了缺水危機。

再舉這次石門水庫的例子,石門水庫的有效容量20,123萬噸,這次蘇迪勒颱風入流量23,468萬噸,但排洪量22,897萬噸,一進一出幾乎打平。

而大家只注意台北水質濁度高,但其實全省的水庫都面臨同樣狀況,石門水庫的濁度也一度高到19,000度,大甲溪飆到一萬。還有高雄的高屏溪攔河堰也高到16,000度,後來還要由台南的南化水庫支援。

因應氣候改變,第一要務就是要做好水庫集水區保育,而要做好保育集水區,首先就要規範集水區的開發行為。水是生存命脈,一旦失去就無法復原,值得為了短期利益,何況還是財團利益,犧牲我們世代珍貴的水資源嗎?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