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馬習二會」人散曲未終!

2024-04-16 07:00

? 人氣

2024年4月10日,我國前總統馬英九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進行馬習二會。(AP)

2024年4月10日,我國前總統馬英九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進行馬習二會。(AP)

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青年學子,於本月1日至11日訪問中國大陸。馬英九卸任後沒有黨職、公職,他兩次訪陸都屬私人行程,照理說不應讓外界存有太多的「聯想」;但畢竟馬是前任國家元首,而且兩岸關係目前又處在敏感的時刻,外界不免對他此時訪陸,進行各式各樣的解讀。所謂「兩岸無小事,事出必有因」,就是這個道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依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的說法,此行早在計劃之中,是應大陸邀請前往。從公開的行程看,訪陸的目的和去年一樣,是一場具有文化和歷史意涵的「尋根之旅」,以及加強兩岸青年交流的「友誼之旅」。此外,鑑於當前兩岸情勢緊張,蕭旭岑認為馬希望藉此行傳達台灣人民愛好和平、反對戰爭的心聲,讓兩岸平穩走下去,因此也可視為一場「和平之旅」。

外界關注的焦點是,馬英九此行是否和對岸領導人習近平再度會面。回顧2015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會面結束後曾留下「後會有期」這句耐人尋味的話。依照中共的行事風格,邀請馬到北京參訪,於情於理就會有「馬習二會」的安排,只是選擇在那一個時間點的問題。

「千呼萬喚始出來」,「馬習二會」終於在本月10日下午4點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登場。會面場地選在習近平經常接見外國元首的「東大廳」,陸方陪同人員還有王滬寧、蔡奇兩位中共政治局常委,規格之高,應是超乎外界許多人的預期,代表中共領導人對馬英九這位「老朋友」的重視。

「中國心、民族情」是馬、習講話的共通之處,也是這次會面所要釋出的重大訊息。馬英九引作家魯迅說過,「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強調兩岸兵戎相向對中華民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認為兩岸的中國人絕對有足夠的智慧和平處理各項爭端,避免走向衝突;習近平「高度評價」馬英九素有民族情懷,強調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

馬英九此行免不了會藉機強調他一向堅持的「92共識」,馬在講話中重述1992年兩岸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文字。馬是刻意在習近平面前凸顯「一中各表」;而習的回應則是「兩岸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習的說法已把「一中」的意涵,從「國家」的層次提升到「民族」的層次,促使臺灣必須正視內部存在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問題;否則,兩岸關係即有可能從「內部矛盾」,升高為「敵我矛盾」。

此外,習提到「外部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說法,是提醒兩岸統一是外部勢力最終必須面對的情況。「統一」加入「民族」和「文化」的元素後,任何外力對統一進程的阻撓,都有可能淪為杭庭頓(Samuel P. Huntington)筆下的「文明衝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