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窮國更辛苦了,不再靠譜的發展致富公式

2024-04-17 06:20

? 人氣

開發中國力家追求發展與致富較過去更難,圖為2021年,COP26,全球暖化在非洲肯亞引發乾旱,導致大量牲畜與動物死亡(資料照片,AP)

開發中國力家追求發展與致富較過去更難,圖為2021年,COP26,全球暖化在非洲肯亞引發乾旱,導致大量牲畜與動物死亡(資料照片,AP)

對那些猶在與貧窮、落後奮戰、尋求發展甚至致富契機的開發中國家而言,現在、及未來,很可能不是好年冬,因為先進國家的自私、外在大環境的改變、及特殊的「中國因素」,讓過去的「發展致富」途徑,不再顯得那麼理所當然甚至可信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落後到先進、貧窮到致富,一套公式走天下

在談到從落後到發展、貧窮到致富的國家案例時,亞洲國家的故事時常被當作成功案例;從較早的日本、到台韓星港等四小龍、再到東協的四小虎,當然,還有一個龐大的中國;看更早則是歐美先進國家也差不多就是如是走過來的。

這些國家從落後、貧窮到發展與致富的「公式」,大致上是先從農村動員大量廉價勞動力到製造業部門,結合吸引國際際技術與投資,生產商品出口創匯,配合持續投資與改進的基礎建設與公共投資(包括教育),讓國家進步發展、民眾賺錢致富終而走進中高所得之林。

本月美國紐時有一篇分析「工業化奇蹟不再,發展中國家需要新的致富指南?」卻指出,這樣的公式恐怕很難再讓開發中國家達成致富的期望,理由包括:技術進步(如自動化)、供應鏈轉移、貿易模式重塑等;另外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占比已達3分之1以上,許多開發中國家競相對外出口廉價商品、加劇競爭、也更難藉此脫貧。

雖然過去四小龍、中國、四小虎等崛起年代,國際間的貿易與產業競爭也是非常激烈,但激烈程度確實不如今日。日本與四小龍崛起時,中國、印度等大國仍在「沉睡」,拉美的「世界體系」、依賴理論讓其尋求其它的成長途徑,同時還有不少國家被「關在」共產體系中。

競爭更激烈、更血汗的全球資本主義體系

但今日則是除了極少數被「擋在外面」的國家外,幾乎所有國家都加入這個「資本主義全球體系」中,單是中國、印度兩國的人口就占全球的35%,競爭更激烈、更血汗、更辛苦。

此外,自動化的技術進步也有明顯影響。雖然長期來看,技術進步帶來的福利遠遠高於短期就業的減少,但短期來看其影響卻存在,必須有時間消化,而且有些國家的消化能力會較差而較難追求更高的發展。

但除了這些因素可能讓落後國家更難取得發展外,還有其它不利因素讓其更受挫,而這些不利因素則可說來自國際政治的「人為因素」,而且其中隱然可見先進國家的私心自用。

過去數十年的全球化,讓進口市場龐大的歐美先進國家大致上都能開放市場,讓開發中國家產品進入,這點也包括供應鏈的建立與供應商的尋找,各國產品競爭(及供應鏈尋找)以價格、品質、效率等為主要考量。但近年中美貿易戰引發的供應鏈「安全至上」考量,信任夥伴、友岸外包等名詞迭出,但基本邏輯是要在鄰國或政治盟友那裡尋找供應商。

地緣政治、友岸外包、綠色障礙、產能過剩論,落後國家難發展

此外,過去認為開發中國家廉價商品進口,有助讓通膨降低、民眾享有更多的「消費者剩餘」,本國勞工則可從事更高階經濟活動而讓貿易相關國都獲利的想法已經改變,廉價商品進口對本國勞工、產業的影響被放在更重要與醒目的地位。美國財長葉倫訪中提出「產能過剩」的廉價品出口的警告,就是值得關注的案例。

或許有人認為美國只是針對「新三樣」產品、而且這是中美貿易戰的一環,其它開發中國家不必擔心。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也必須注意,一旦開發中國家廉價商品進口有損民眾的這種思維成為主流,開發中國家出口先進國就可能面臨層出不窮的干擾、障礙。別忘了,曾因中美關稅戰大大受惠的越南,轉眼間已因對美順差過鉅而成為針對的對象。

近十年成為全球共識的「減碳」、推動綠色能源,也成為影響開發中國家發展與致富的「拖油瓶」─有聯合國官員稱其為先進國設下的「綠色貿易障礙」。沒有人否認減碳的重要與迫切性,但對開發中國家而言,追求發展、成長才是眼前更重要的事。

落後國家時常必須從一級產業中尋求原始資本累積,伐木挖礦在所難免;而要發展製造業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電力,煤電則是較便宜的電力取得方式。這2者都被先進國家視為不利減碳、必欲去之而後快,開發中國家追求致富之路當然受影響,而先進國家未能提供其它可行的替代路徑,最後是可能形成「雙輸」。

台灣應該很慶幸早已走過初發展的困頓階段、擠身高所得國家,但以出口為經濟命脈的台灣也必須注意,那些不利、打擊開發中國家發展與致富的因子,有一天也可能打擊到台灣出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