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梅專文:走進時光隧道,農民運動女鬥士簡娥憶述湯德章

2023-12-10 07:10

? 人氣

2001年台灣農民運動女鬥士簡娥(攝於美國洛杉磯雅凱迪亞市Arcadia)自宅花園。(王育梅攝)

2001年台灣農民運動女鬥士簡娥(攝於美國洛杉磯雅凱迪亞市Arcadia)自宅花園。(王育梅攝)

與張玉蘭、葉陶被稱「農運女鬥士」的簡娥,細數塵封往事, 清晰娓娓地道出從18歲加入農民組合幹部與台灣共產黨組織的經過及錯綜複雜的是非恩怨等等。年幼喪父,年紀輕輕坐牢,與革命夥伴潘欽信相約計畫逃到中國,卻雙雙被日警逮捕,分別關在不同的監獄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未婚的簡娥在牢裡產下一子。為了現實生活,30歲時與農民運動屏東幹部陳啟瑞結婚,未料在白色恐怖時期,先生竟以「資匪」罪名被捕並坐牢…

一生顛沛流離走至90歲後,或許因她懂得釋懷,曾有的沉重憂傷,經年逐漸被沉澱。聊到過往人與事,摻雜惆悵、遺憾與內疚,對曾有過的榮耀尊崇和流言蜚語,則是雲淡風輕帶過。她兼具的智慧與謙卑,得到老中青三代眾多人士的仰慕與敬重。

228事件發生時,台灣農民組合女鬥士簡娥,因肺結核住進台南仁德鄉的清風莊肺病療養所(現在改名為『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她的先生陳啟瑞因感冒發燒在家裏沒有出去,兩人幸運逃過一劫。

20231208-台南仁德區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當年稱清風莊肺病療養所 ) 。( 王育梅攝)
台南仁德區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當年稱清風莊肺病療養所 ) 。( 王育梅攝)

提到1947年的228事件,經歷農組運動、參加台灣共產黨組織,被日警關進牢獄的簡娥說道:「發生『228事件』時,台灣農組及台灣共產黨組織均有多人參加,其中也有我熟識的朋友,在該事件中不幸被槍斃或意外死亡,及逃往中國大陸。」

但最讓她感到難過的是,被哥哥黃茂貴冒著生命危險救出,日後成為優秀日警及受台南市民愛戴的律師湯德章,在228事件中,不幸被南部防衛司令部以「台南暴徒」罪名起訴,在台南中西區圓環的大正公園(現在的民生綠園)就地槍決。

簡娥說:「古人說『有時星光,有時月光』 (風水輪流轉),當年16歲的哥哥冒著生命危險,救出南庄警察官吏派出所所長坂井德藏的兒子湯德章,不僅讓我們簡家成為一場恐怖災難的倖存者,更使茂貴幸運地獲得一張如同『護身符』的卡片;湯德章是茂貴的救命恩人,也是我們全家的貴人。」

20231208-台南市民生綠園紀念湯德章銅像,在台南中西區圓環(原大正公園,現稱湯德章紀念公園)。(王育梅攝)
台南市民生綠園紀念湯德章銅像,在台南中西區圓環(原大正公園,現稱湯德章紀念公園)。(王育梅攝)

備註:民生綠園,舊稱大正公園,是紀念228事件受難者湯德章律師之公園,現又稱湯德章紀念公園,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為七路交匯之圓環、台南市之道路中心。

她語帶感慨接著說:「沒想到這麼一位善良正直又好禮、『坐呼正,而得人疼』 (形容行為端正,獲得師長愛護的人),愛台灣的日本仔,下場卻是如此悽慘。他的命運變這款(變成這樣 ),真讓人怨嘆!」

簡娥曾聽哥哥說,「湯德章的母親--湯玉是台南南化農家女子,在父親坂井大人(坂井德藏)殉職後,他就從母姓《湯》,並將籍貫改為台灣台南。」

1907年1月6日出生於台南玉井的湯德章,在湯玉獨力撫養下長大成人。幼年生活極為貧困,全仰賴日本警察遺孤的救濟金,和母親縫製衣服所賺微薄收入度日。

湯德章在噍吧哖公立學校(現在的玉井國小)畢業後,考進台南師範學校,唸了兩年之後,不滿於日籍老師的岐視而在1922年輟學,經人介紹進入台南玉井糖廠當技工,工作的地方在南化庄菁埔寮(南化區西埔里)。

生性良善的湯德章在鄉下的一段歲月,頗得當地耆老的喜愛,被私塾老師收做學生,一邊學習漢文,一邊學習少林拳與日本柔道,造就其文武雙全的才能。

之後,經母親湯玉的鼓勵,湯德章放棄糖廠的工作轉考台北警察學校。雖然年齡不足,但是憑藉優異成績及奇特身世,他被破格錄取,自此邁向警察之路。

通過「巡查考試」的湯德章,於1927年擔任台南州東石郡(現在嘉義縣東石鄉)的巡查(相當於警界的巡官或巡佐)。1929年參加「普通文官」考試及格,次年湯德章隨即升任台南開山町派出所次席巡查,繼承父親坂井德藏的衣缽。(開山派出所原址在開山、建業路口,2004年1月1日中西區整併,開山派出所被裁撤。)

4年後,年僅26歲的湯德章,即因工作認真擢升至「台南州警察補」(日本警察階級之稱),幾年之間迅速成為最年輕的台籍局長級警官。

「228」犧牲者  湯德章

具有日本血統的湯德章,後因無法忍受日本殖民政府的歧視政策,1939年毅然辭去警界工作回到日本,投靠東京的叔父坂井又藏。當他回到父親的故鄉後,叔父收養他為養子,以他們家族的姓氏將湯德章改名為「坂井德章」,並幫助他進入日本東京中央大學轉讀法律。

1941年10月28日,湯德章通過日本高等文官考試司法科考試,但叔父鼓勵他再上一層樓,參加「高文行政科考試」;1943年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日本高等文官考試行政科。

日本親友獲悉湯德章金榜題名,皆歡天喜地紛紛慶賀他,並建議他留在日本發展,但是湯德章全部心思只有「如何在台灣發揚人權理念、幫助受苦的台灣人、幫助弱勢者」。最後,他毫不考慮拒絕擔任日本判事(相當於法官)官職,向日本親友告辭而重回台灣擔任律師。

他選擇台南南門町定居開業(現台南市忠義路二段),那時已是1943年,中日戰爭正走入尾聲。

簡娥沉默好一會,臉龐轉為哀戚神色,緩緩地訴說:「湯德章回到台灣,為了表態認同台灣,所以又恢復母姓《湯》姓。印象裡,他常常幫助低收入市民義務辯護,支持我們台灣人抵抗日本人的欺侮。228事件時,湯德章因為有律師資格和警察資歷,受聘擔任《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台南市分會主任和治安組組長(台南市臨時治安協助委員會),目的是盡力維持台南市治安穩定。

處理委員會的成員除了湯德章,還有醫生韓石泉擔任臺南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莊孟侯擔任臺南青年團分團主任、黃百祿擔任臺南處理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沈榮擔任臺南處理委員會總務組長等。

簡娥說,當時處理委員會的成員背景,包含日據時代的台灣農民運動、文化協會等社運人士。早年抗日運動期間,所存在不同路線的矛盾,因而衍生到「228處委會」內部,形成一股暗流氛圍。

當228事件導致衝突爆發時,「228處委會」成員迅即分成兩派路線。文協會蔡培火、韓石泉與黃百祿是走較溫和路線,呼籲「衝突事件不要擴大」,並提出四大和平原則。

另一派如莊孟侯等成員,則希望藉此機會爭取革新、改革省政政策。

談起當年台南228事件,簡娥解說:「台南市並未出現像台北或高雄大規模暴力的活動,因為『228處委會』臺南分會主委韓石泉,與律師兼治安組組長湯德章等,都是『做人叨認真,做事愛頂真』的人士(為人處事秉持全力負責的態度),經過他們策劃組合的『無武裝民間組織』示威遊行,大多數參與者皆遵守『和平』示威的遊戲規則,參與的學生隊和社青隊,都維持良好的互動,合作的態度。」

1947年3月2日到11日期間,台南市群眾曾經有兩次大型集合。4日的市民學生大遊行,甚至出現了「反對內戰」和「台灣自治」的口號。

3月6日台南市各中學學生大約數千人,縱然慷慨激昂,依舊堅守「無武裝的和平」示威遊行。9日台南市參議員、區里長、市民團體,和學生代表等近四千人,舉行第二次的市民大會,舉行「民選前過渡期市長」選舉,這是當時市民爭取「自治權」獲得的最初成果。

戰後初期,許多熱情的臺灣知識份子,在一股強烈參與政治激情下,分別積極投入選舉。根據史料記載,黃百祿、侯全成、湯德章皆當選為「市長候選人」,最終湯德章得票數是105票。

「天災人禍無情,一樣生,百樣死。」

20231208-位於台南市民生綠園(現稱湯德章紀念公園)的湯德章紀念碑。(作者提供)
位於台南市民生綠園(現稱湯德章紀念公園)的湯德章紀念碑。(作者提供)

3月11日國軍的「清鄉」部隊開進台南市區,「228事件處理委員會」湯德章、黃百祿、韓石泉、莊孟侯、侯全成等全體成員,遭到第四團憲兵逮捕偵訊,其他一些市民及學生,也陸續遭市警局逮捕偵訊。

湯德章和莊孟侯被捕,初判死刑,後因莊孟侯長期從事反日帝運動被減為無期徒刑。

提到湯德章二二八事件被槍決時,簡娥悲慟地說:「當時有不少台南成大學生參加228事件,事後追究責任時,湯德章為了保護陷入生命危險的學生,不顧一切後果,將參與的學生名單全部燒毀;許多台南的社會人士及成大學生因此倖免於難。伊堅持要獨自扛下所有的罪名,說自己是台南地區的負責人。」

湯德章抱著寧死也不願供出與二二八事件有關的台南民眾組織資料,最終被套上「為首倡亂者」罪名。經過嚴厲酷刑的幾番折騰,湯德章最後被南部防衛司令部以危害國家民族之罪判處死刑;3月13日遭到槍決。

20231208-湯德章被扣上「台南暴徒」罪名。(作者提供,摘自網路)
湯德章被扣上「台南暴徒」罪名。(作者提供,摘自網路)

1947年3月12日下午,被扣上「台南暴徒」罪名的湯德章,被綁在卡車上在台南遊街示眾,並由防衛司令部公告13日上午11時執行槍決。

湯德章的妻子陳爁在他被槍殺前,趕著去見他最後一面,沒想到,就在她快到時,已然傳來槍彈發射無情聲;她當場暈了過去。

20231208-位於台南市民生綠園(現稱湯德章紀念公園)湯德章紀念碑。(作者提供)
位於台南市民生綠園(現稱湯德章紀念公園)湯德章紀念碑。(作者提供)

感恩圖報

湯德章因為深愛台灣而堅稱自己是台灣人,因為喜歡台灣而放棄日本優渥工作及親人。他的父親被台灣人殺害,他又被台灣人黃茂貴救回一條生命,進入社會後,從未忘恩並全心全意幫助恩人黃茂貴一家。

簡娥說:「但沒想到愛台灣的湯德章,因堅持不願洩漏任何同志身分、和成大學生名字,最後在大正公園(現在的民生綠園)慷慨就義。許多台南人聽說湯德章為了救成大學生寧死不屈的事蹟,都不禁嚎啕大哭,至今仍難忘懷他的捨己為人精神。中日戰爭結束,台灣回歸祖國;我們滿心欣喜地迎接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但是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一晃過三冬,三晃過一世人

2001年在洛杉磯雅凱迪亞市(Arcadia)自宅,簡娥和我談湯德章與簡家的過往;她不禁嘆息,「『一晃過三冬,三晃過一世人』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人生就過去了)!湯德章離開人間,已經54年,我哥哥茂貴離開我,也已經56年了。」

簡娥回憶父親隨著噍吧哖戰事結束從人間蒸發,連屍首都不知道在哪裡。簡娥母親堅信先生極可能被日軍殺害,成為掩埋在萬人塚堆裡的其中一名罹難者。

簡娥為此極度痛恨日本,在17歲那年自高雄女中輟學,並不顧家裏的反對,毅然決然參加台灣農民組合運動。

黃茂貴因為救出派出所所長坂井大人的兒子湯德章,躲過和他同年齡男孩被殺的災難;兩人的情感也並未因國籍背景不同而受到影響,更由於噍吧哖事件,形成共患難的好兄弟。

茂貴因為湯德章父親是日本警察背景的關係,逃過南庄萬人堆慘案。當湯德章當上台南日本警察,幫助簡家順利取得旅館營業執照,變成簡家的貴人。

1918年左右,簡娥的母親不再寄望先生簡宗烈有奇蹟出現,她鐵了心決定離開故鄉南庄,搬遷到高雄。孤兒寡母雖無依靠,但是簡母堅定相信老天有眼,只要認真打拼,就有生路。

湯德章在玉井糖廠當技工時,曾在工作地點南化庄菁埔找簡家、找黃茂貴,但卻無任何音訊。直到1927年他擔任臺南州巡查,才輾轉打聽到茂貴已經隨著寡母搬遷到高雄。

簡家在人生地不熟的高雄擺路邊攤維生,茂貴輟學幫助家計;他們一家生活算是極為清苦。

當湯德章終於找到簡家之後,迅速全力協助他們取得旅館營業的執照,希望藉此改善他們的生活。1927年簡家在高雄市區的「陸橋」(位於高雄市三民區民族路近建國路口處,跨越建國路與台鐵屏東線,本陸橋最早可追溯到日治時期日人所建之高雄陸橋)附近開設旅館。

當時旅館樓下有5個房間。簡娥說:「我們旅館的總面積大約是30坪,隔壁是合作金庫,我的哥哥幫阿母經營。當時的房東是很位有名的地主。」

後來,因簡娥參加農民運動組合運動,當時的農組組長簡吉和台灣共產黨謝雪紅等幹部,都曾經在簡家旅館投宿;在那個年代算是小有名氣。

1944年下半年開始,臺灣進入「躲空襲警報的緊張時期」,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簡娥和先生配合高雄當局的宣導「美國軍機空襲日漸頻繁、為了減少傷亡等損害,希望都市人口能疏散到鄉下。」而帶著孩子從高雄搬到嘉義朴子避難。

簡娥的哥哥因要看守在鹽埕埔的旅館,決定與妻子留在高雄。沒想到躲過萬人坑事件的黃茂貴,卻因盟軍空襲轟炸高雄,與妻子在旅館雙雙遇難;簡娥先生陳啟瑞經營的兩三間當鋪,與簡家的旅館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簡娥就在那時悲傷過度,身體虛弱感染發燒而得了肺炎。光復後,又轉成肺結核而住進台南縣仁德鄉「清風莊肺病療養所」(現在的台南仁德區衛生福利部胸腔醫院)。

1945年和 1947年,因戰爭及政治的局勢而釀成簡家和湯家的悲劇。對倖存者留下的是永遠的恐懼和揮不去的陰影。

走進噍吧哖事件的時光隧道,簡娥聲聲嘆息,她想念黃茂貴、湯德章與當年的抗日同志。

簡娥的血淚交織歷史洪流中,著實讓旁人都心有戚戚焉,及久久不能撫平激動的情緒。

簡娥沉寂一會後說:「湯德章和我們雖然來自不同國家,但都是在鄉下長大,有鄉下人的『惜情』心。我一直記著阿母常說的『人無照天理,天無照甲子』,提醒我們做人要為善才好。」

簡娥和湯德章、黃茂貴三人,不但未因上一代「抗日」戰爭情結,像敵人般老死不相往來,反而化敵為友,建立濃郁的兄弟情感。簡娥因抗日被日本逮捕淪為階下囚,但面對敵人的孩子湯德章,她不但沒有遷怒情緒,反而是憐憫、感激與疼惜。

每次談到湯德章,非弱者本性的她,卻彷彿有無法消失的悲傷,就像每次提起加入農組、台灣共產黨到移民美國,總是會說:「『天災人禍無情,一樣生,百樣死。』不只是湯德章,我們簡家,還有我許許多多因抗日、因228逃到對岸而妻離子散的朋友,又何嘗不是殘酷戰爭下的受害者呢?」

20231208-台南市文史協會在原民生綠園為湯德章所立的紀念碑曾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槍決湯德章之處。(作者提供)
20231208-台南市文史協會在原民生綠園為湯德章所立的紀念碑曾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槍決湯德章之處。(作者提供)

*作者為作家,海外女作家協會永久會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