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轉型正義?課審委員談新課綱:過去沒講、現在特別講述原住民族就是轉型正義

2018-08-23 08:00

? 人氣

課審委員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表示,對原住民族而言,現在重新調整的台灣史的部分,根本就是轉型正的課綱。(資料照,顏麟宇攝)

課審委員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表示,對原住民族而言,現在重新調整的台灣史的部分,根本就是轉型正的課綱。(資料照,顏麟宇攝)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社會科綱領的審議,自草案階段以來便引發關注,其中除了歷史科「去中國化」的爭議外,在歷史、公民中融入「轉型正義」的概念,也有各方路線差異,日前課審大會決議並非增加轉型正義單元,而是要檢視原有條目在轉型正義方面是否妥適的做法,甚至引來部分媒體「課綱未納入轉型正義」的批評。對此,課審委員、東華大學教授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則澄清,轉型正義是含括性的概念,當希望下一代公民瞭解轉型正義時,不是說要增加「轉型正義」的單元或條目,重點是涉及的相關知識,在原來的課綱裡有沒有?「我講句坦白話,對於廣大社會、原住民族而言,現在重新調整的台灣史的部分,根本就是轉型正義的課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教新課綱審議持續進行中,這份擬定在明年上路的108學年度課綱,在歷經國文科的文言文、白話文之爭後,在涉及國家認同、歷史定位的社會科部分,再度遭遇「轉型正義」以及「去中國化」2項挑戰,其中,課綱審議大會於13日決議,「請研修小組在不增加教學總節數之前提下,檢視學習內容與歷史正義、轉型正義有關條目及其說明之完整性是否妥適,並進行必要之調整與補充說明。」

在增加轉型正義的做法上,原來課審委員學生代表蕭竹均提案,要求增加轉型正義議題,但最終蕭在表決前認為陳張培倫的提案可以包含他的,因此自行撤案,並以蕭之意見納入陳張提案,研修小組認為如此有比較大的空間可以調整、說明,並於大會表決時取得19票同意、0票不同意。 

陳張培倫:轉型正義是一個含括性概念

對於當日提案討論狀況,陳張培倫說明,因為在課審大會上經過比較完整的瞭解、討論後,大家理解轉型正義是一個含括性的概念,當希望下一代公民瞭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威權時期的轉型正義時,不是說要增加一個「轉型正義」的單元或條目,重點是轉型正義涉及的各相關面向知識,在原來的面向跟課綱裡有沒有?

前原民會主委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10日出席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召開「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原地踏步?」座談會。(顏麟宇攝)
前原民會主委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表示,轉型正義是一個含括性的概念。(資料照,顏麟宇攝)

陳張培倫舉例,如在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方面,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在處理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時,也不是很空泛地講原轉,而是要處理各個面向的問題,像是其中有語言小組,任務就是調查過去國家政策下,原住民語言如何被同化,然後再去檢視目前政策有沒有辦法恢復這些狀況,而回到歷史課綱,國中課綱裡就有「國家政策下的原住民族」項目,戰後台灣對原住民族影響最大的就是語言政策,對此會鼓勵教科書撰寫者多做著墨。 

尚軒(截取自教育部課綱草案)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F.當代台灣」範圍內,就有「國家政策下的原住民族」項目。東華大學教授陳張培倫表示,戰後台灣對原住民族影響最大的就是語言政策,會鼓勵撰寫教科書的業者多加著墨。(取自教育部課綱草案)

陳張培倫強調,如果講轉型正義,就要看條目有沒有到位,課綱裡在「學習內容」章節裡的條目都寫得很精要,重點是之後教科書怎麼寫、現場教師怎麼教,此時「附錄三」的學習內容說明就很重要,像是「國家政策下的原住民族」項目,如果寫成對政府歌功頌德也不行,應要檢視國家對原住民族的傷害、怎麼彌平,以及國家政權對此的回應。 

「我講句坦白話,對於廣大社會、原住民族而言,現在重新調整的台灣史的部分,根本就是轉型正義的課綱。」陳張培倫直言,過去歷史課本根本沒特別講原住民族,現在各階段都有特別講述,這樣就是轉型正義。 

新課綱帶領學生理解轉型正義 認識國家權力和規則為何物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彭仁郁也對此表示,新社會科領綱中,關於轉型正義的部分,破除了公民、歷史、地理的分科,著重配合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帶領一個小朋友從7歲到15歲,循序漸進理解民主、人權、憲政體制這些轉型正義的核心精神,包括從國小高年級開始教導學生國家體制的權力和規則是什麼、判斷什麼時候國家可能變成違反人權的機構,並從國中後帶學生理解二二八、白色恐怖,了解國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彭仁郁進一步指出,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這個名詞,正式出現是在高中歷史的選修課裡,而有人批評,這樣只有選課的學生才能學到,但她認為不該拘泥於字面,尤其只要觀看世界上不同國家的轉型正義經驗,就會發現這是跨越多個專業領域的複雜工程,其中涉及了政治、法律、社會、歷史、心理等層面,還有文學,一個國家的精神史常常是反應在文學裡面。

尚軒(截取自教育部課綱草案)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內,開始教導現代國家如何施加國家暴力。(取自教育部課綱草案)

面對複雜的浩大工程,彭仁郁也坦言,這麼專業的東西,很難在國民教育一周3、4小時的課裡教完,目前促轉會為了瞭解第一線教師怎麼理解課綱、他們對於轉型正義的認知,以及教學上可能碰到的困難,也展開了各地區國高中公民、歷史教師的訪談。

柯志恩:轉型正義不該侷限二二八及白色恐怖

而另一方面,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認為,轉型正義是民主轉型的必經過程,讓學生了解過去發生的歷史事件,記取教訓並學習包容,但目前轉型正義已被民進黨刻意擦脂抹粉,選擇性凸顯某一部份,99學年度課綱的歷史科中,原本就有轉型正義相關議題,現在課審大會要求研修小組檢視轉型正義的完成性是否妥適,對此她要請問,究竟要補充到什麼程度才叫妥適?

20180702-立法委員柯志恩。(甘岱民攝)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目前轉型正義已被民進黨選擇性凸顯某一部份。(資料照,甘岱民攝)

柯志恩質疑,轉型正義的面向很廣,原住民族、慰安婦的轉型正義也很重要,她認為要增加「歷史正義、轉型正義」,而非只是著重在特定意識形態的轉型正義,不該侷限二二八及白色恐怖,否則會只講某一群人的正義,而忽略如慰安婦等其他人的轉型正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