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尊觀點:柏林圍牆─走入歷史的永久記憶

2018-08-15 06:20

? 人氣

臺灣海峽這個自然屏障雖然給中華民族的統一增加了難度,但兩岸畢竟還是啟動了「三通」。中國統一大業之所以至今未果,其真正的原因應該不是波濤洶湧的台海。天然的屏障之所以成為阻力,歸根結底還是政黨和集團的狹隘以及人心的不和。在屏障的三大類中,應該說人心的障礙是最根本和最難逾越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說到心理屏障,筆者想起高牆隔離產生的心理效應,也就是錢鐘書先生所表達的「圍城現象」: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

在「柏林圍牆」這個問題上,雖說其它博弈因素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城內人」受惑於「城外景色」而形成的心理失衡並最終成為東德乃至東歐和蘇聯人民奮起「突圍出城」的最大動力。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產業對東方陣營曾具有有強大的吸引力,西方政府和政要也一直不遺餘力地進行滲透和鼓動。兩德統一是擔任聯邦德國總理的科爾對渴望統一的東德民眾描繪了「燦爛前景」(blühende Landschaft),以至於東德人以為:東德的好東西是我們的,你西德的好東西以後也會是我們的。只要歸併,我們很快就會和西方一樣富裕。

這種對「不可知」的好奇和嚮往,也是「圍城現象」的一種具體體現。毛澤東在1934年寫的《清平樂·會昌》中有一句話流傳甚廣: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在「圍城現象」中,大部分人的心態不是「風景這邊獨好」,而是風景那邊更好。

統一之後,東德人經歷了從亢奮到失望的心理磨難過程。他們被人稱為「東德佬(Ossis)」,類似 「鄉下人」、「鄉巴佬」這樣的蔑稱,他們從自豪的「國家主人」(雖然實際上不是,但起碼名義上是)很快淪為被西德人輕賤的「二等公民」。

以前凡事都由國家來主持和安排,現在事事都要靠自己,他們完全不適應了。科爾描寫的「燦爛前景」遲遲不見到來,大家更多體驗到的是減薪失業的痛苦和背井離鄉的無奈。現在有人問為何新納粹和排外思潮會在德國東部地區氾濫,答案很簡單:被輕賤的人也會去輕賤別人。

結語

隔離越嚴密,高牆越難逾,人們對外面的風景就會越嚮往。雖然這種嚮往最終會被失望的現實敲碎,但憧憬這個心理過程本身會爆發出很強的行動力,這是人性使然。「柏林圍牆」的推倒正是這個「行動力」的發力所致。

在人類彼此的交往中,「牆」作為一種屏障,其存在的形式各種各樣,其所帶的功能不盡相同,但它們的出現其實主要源自人內心的恐懼。

「柏林圍牆」的歷史告訴我們,拆掉有形的牆容易,剷除無形的牆很難。

*作者為旅居海外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歐陽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