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只要手機不在身旁,你就感到焦慮?五種「社交媒體成癮」的自我評估與建議

2022-07-08 10:32

? 人氣

英國倫敦,打手機的女子。(美聯社)

英國倫敦,打手機的女子。(美聯社)

我們都覺得自己有時會沉迷於手機,漫無目的地刷著Instagram,或是在Twitter上的八卦新聞後留言——即便是在我們懷疑自己該放下手機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應對自己的行為?這取決於我們是否真的已經成癮,抑或只是一種稍作調整便能克服的不良習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心理健康專家說,如今人們對「成癮」一詞的使用太隨意,但其實,真正對社交媒體產生依賴的人並不多。成癮本身是一種譜系障礙,病情或輕或重,可能需要心理治療和較長的戒斷時間。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即便沒有達到成癮的程度,顯然我們使用社交媒體也相當頻繁。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70%的Facebook用戶每天都會瀏覽該網站,其中近一半的人一天會瀏覽好幾次。

若出現以下五種大致跡象,則表明相關不良習慣可能會發展成更嚴重的問題,而對於如何減少玩手機的次數,本文也給出了建議。

一、強迫性地使用社交媒體。

如今不管我們去哪裡,都很難不帶手機,因為我們感受到某種壓力,要確保自己的老闆、伴侶和孩子能夠隨時聯繫到我們。而當我們把手機視為一件附屬物隨身攜帶時,又很難不在一些空閒時刻掏出手機來查看社交媒體,無論是乘電梯,在去上廁所的路上,還是在公園閒逛時。

2022年5月,俄羅斯聖彼得堡一處東正教教堂外的耶穌像,往來行人都在看她們的手機。(美聯社)
2022年5月,俄羅斯聖彼得堡一處東正教教堂外的耶穌像,往來行人都在看她們的手機。(美聯社)

那麼究竟何為「強迫性使用」?《神經心理學評論》(Neuropsychology Review)於2019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將「強迫性行為」定義為一種不得不重複做某件事的感覺,即便我們知道真的不用去做。

當刷手機的強迫性慾望戰勝我們的理智,促使我們做出危險舉動時,比如開車或過馬路時查看推送資訊,這時就要引起注意了。(最近好幾天的早晨,我在家附近都看見一名女子一邊看手機,一邊推著嬰兒車走在車來車往的路邊。)

菲爾·瑞德(Phil Reed)是威爾士斯旺西大學(Swansea University)心理學系主任,他一直在研究導致不良社交媒體使用習慣的根源。他說,習慣一旦養成便很難改掉,因為它們往往會在「自動模式」下完成。「對付習慣的辦法是讓它進入意識範疇,讓你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他說。

建議:試著記下你每天查看社交媒體動態的頻率,空閒時的短暫瀏覽也算。關閉應用程式推送通知,設置全面「勿擾」模式,或是在蘋果(Apple)設備上對專注模式進行自定義設置,以便在工作時段或開車時自動開啟。

接下來,在通常用來看社交媒體的時間安排上其他活動。

「如果縮減社交媒體使用時間的同時不增加其他活動,那麼其他任何試圖減少社交媒體使用的辦法幾乎都不會奏效。」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電腦科學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說。他著有《數位極簡主義:在喧囂的世界選擇專注的生活》(Digital Minimalism: 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一書。

二、你對社交媒體的使用已經妨礙到正常生活。

對於何謂「成癮」,史丹佛大學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精神病學及成癮醫學教授安娜·倫布克(Anna Lembke)一直依賴一種簡單的定義:「不顧對自己和/或他人的傷害而持續且強迫性地使用某種物質或進行某種行為。」

睡覺前在Instagram上不停地瀏覽室內設計照片(這裏完全是代表一個朋友說的)或許不會對你造成傷害,只要別耽誤太久。

2022年4月11日,封控期間上海一名男子在自家陽台刷著手機。(美聯社)
2022年4月11日,封控期間上海一名男子在自家陽台刷著手機。(美聯社)

假若你對社交媒體的使用已經給你的感情、工作、睡眠或是其他涉及健康的方面帶來負面影響——但你依然還是放不下手機,因為你感覺自己停不下來——這時,就要採取行動了。

建議:倫布克博士建議,若想改掉愛玩手機的習慣,不妨試試她所謂的「24小時多巴胺齋戒法」,也就是一天之內不要觸碰任何帶有螢幕的設備。

「開始齋戒前,可以讓人們知道,他們可能暫時無法聯繫到你。」倫布克說,她著有《多巴胺國度:在放縱的時代尋找平衡》(Dopamine Nation: Finding Balance in the Age of Indulgence)一書。她還說,與朋友或家人一起「齋戒」會更好。

倫布克談到,人們應該密切關注他們在「齋戒」期間的感受,並留意某些症狀,如焦慮、易怒,或是想要重新拿起手機的侵擾性念頭。

「希望在那一天結束時,人們的這些症狀會得到緩解,並且發現他們實際上感覺更好了。」她說。

若是懷疑自己的科技產品成癮問題已十分嚴重,對於這類人,她建議實行30天的螢幕「齋戒」。她說,她知道這聽上去很難做到,但大腦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重設獎勵路徑,從而讓人們戒除成癮行為和物質。

三、你需要更多地使用社交媒體才能獲得滿足感。

瑞德博士指出,與其他任何類型的物質或行為依賴一樣,過度使用社交媒體會導致用戶對其愉悅效果的耐受性增加,從而需要尋找更多內容才能感到滿足。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是否增加了,可以查看手機上的螢幕時間設置,以此追蹤一段時間內某款應用程式的使用情況。

2022年4月,疫情下的日本,電車乘客在月台上使用手機。(美聯社)
2022年4月,疫情下的日本,電車乘客在月台上使用手機。(美聯社)

建議:倫布克建議將手機使用時間限制在一天的特定時段內,針對最令你沉迷的應用程式,則要單獨設定使用限額。

她說,使用手機前,寫下你打算在手機上做的事,這也是一種有用的辦法,它可以讓你坦誠面對自己。「如果你看手機確實是想逃避現實、麻痹自我,那就控制好時間,並且提前安排好。」(看吧,你還是可以每晚看看Instagram放鬆一下的!)

四、你確信自己需要服務於一批受眾。

這一點不適用於那些依靠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為生的網紅——但並不是說他們對社交媒體的使用就沒有問題。這裏針對的是一些青少年和父母,他們告訴我,頻繁發帖讓他們感受到了壓力。

2022年1月,正在盧甘斯克前線休息看手機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2022年1月,正在盧甘斯克前線休息看手機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建議:喬治城大學的紐波特博士建議,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嘗試一段時間裡不再發帖,而且事先不告訴任何人,然後看看是否有人會對你的缺席發表評論。「人們通常會發現,一般沒有人會注意。」他說。

你也可以通過傳統的通訊方式,或是「Z世代」(1995年後至2010年左右出生的人)中流行的新的圖片分享應用,直接與某人或是某個群組分享。

五、不用社交媒體時,你會被斷癮症狀所困擾。

不使用社交媒體時,如果出現焦慮、易怒、失眠、沮喪以及對社交媒體懷有強烈渴望,這些都屬於成癮的表現。

孟加拉首都達卡的一位民眾正閱讀手機上關於臉書及推特的新聞(美聯社)
孟加拉首都達卡的一位民眾正閱讀手機上關於臉書及推特的新聞(美聯社)

建議:紐波特建議對社交媒體「做減法」,這一點很像清理衣櫃裡的舊衣服,以便為新衣服騰出空間。首先,他說,刪掉手機上所有社交媒體類應用程式。利用兩周到一個月時間來清理你的大腦。

然後,慢慢有意識地再把那些有特定用途的應用程式重新裝上,但同時要定好相關規矩。舉例來說,假如Facebook是你和當地跑友之間的交流工具,那麼一開始就要說好,只有出於這個目的才能使用Facebook。

如果感覺自己的成癮問題很嚴重,對於這類人,可能還需要藉助心理療法來解決背後的根源。

遵循上述建議後,可以為自己留出「數位間歇期」——比如每周一天——並將這種安排固定下來,以此鞏固更加健康的新習慣。

「如果對於社交媒體沒有成癮,只是苦於過度使用帶來的困擾,我的經驗是,留出一天『數位安息日』就足以讓你意識到該節制這種使用了。」倫布克說,「即便它不會讓大腦發生變化,也能夠讓大腦記住這一點。」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