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一舉一動,彷彿讓自己暫時抽離緊繃的作戰狀態。記者問他們,「為什麼你們要拿起武器反抗?」
烏軍:一旦拿起武器,我們就會互相扶持、團結
思考之後,自2015年加入頓巴斯戰爭至今的Gazon,氣定神閒地說,「一旦拿起武器,我們就會互相扶持、團結;其他烏克蘭人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可以繳稅、擁有自由;兒童可以自由自在地上學、生活。」
未幾,好幾下砲彈聲再次響起,他們說,「喔,這是俄軍發射的,等下會輪到我們發砲」。記者再問,「看你們有說有笑的,你們心裡最大的恐懼為何?」
烏軍:人終有一死 最怕的是無法對俄軍造成最大傷亡
「人終有一死,問題只是早死、晚死還是明天死。但我們擔心的,是怕與朋友、家人失聯,生死未卜,因為這種地方沒有網路;最怕的,是無法對俄軍造成最大傷亡,而我們卻犧牲了。」Gazon回答。
「但我相信,莫斯科的納粹帝國主義,會讓烏克蘭堅守自由與民主的力量崛起。這也是我遠在哈爾基夫的弟弟、妹妹與父母親每天替我祈禱的原因,祈求我能平安度日。」他續說。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淵源,並非在即將踏入3個月的戰事期間建立。
早在9世紀,一群「羅斯族」(Rus)遷居至基輔(Kyiv),並以「羅斯」之名立國,成為東斯拉夫民族(East Slavs)共同體。
隨時間轉移,羅斯的政、經、文中心,從基輔轉移至東北部與各地;白俄、俄羅斯、烏克蘭的支系與身分也陸續建立;及後烏克蘭歷盡蘇聯成立、統治與解體,在1991年宣布獨立,步向民主化進程。
雖然前朝已逝,故國已亡,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控制欲,未曾停止。
在2014年「廣場革命」迫使親俄烏克蘭總統下台之後,克里姆林宮趁機派兵入侵與分割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藉此壓制烏克蘭與歐洲國家日漸增加的密切往來與關係擴張,包括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一事。
因為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西方國家希望利用烏克蘭加入北約,擴展在東歐的勢力,最終包圍俄羅斯。
獲得莫斯科支持的親俄武裝分子,當年亦在推波助瀾下,武力占領接壤俄羅斯的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並以公投方式,宣布2個地區獨立。
醞釀8年之後,原本只有零星衝突的頓巴斯之戰,持續在2022年2月的入侵戰之中發酵。
儘管烏俄戰事充滿未知之數,外界有分析認為,它有可能與頓巴斯之戰融為一體,演變成長期戰爭。
※作者Daniel S. Y. Ceng是一名亞洲人,在自由經濟市場、華洋雜處的環境下成長;目前從事新聞與紀實攝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