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華觀點:俄烏頓巴斯決戰之前

2022-04-14 07:10

? 人氣

俄烏戰爭,東部頓巴斯地區兵家必爭(AP)

俄烏戰爭,東部頓巴斯地區兵家必爭(AP)

普京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已經進入了第七周。自從俄軍從基輔北部撤出之後,已經對烏克蘭的東部的軍力作了重新調整,並馬上就會有一場烏軍與俄軍之間規模龐大的決戰。而這場決戰將決定今後烏克蘭的領土完整的程度,也將決定在歐洲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力量對比。

目前看來,普京已決定將軍事行動重心放在烏克蘭東南部,鎖定頓巴斯地區(Donbas),該地區面積約6萬平方公裡,以頓涅茨克州(Donetsk)和盧甘斯克州(Luhansk)為主。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由俄羅斯操縱挑起了兩個州跟基輔政府的沖突,並在後來由親俄武裝分子掌權,並宣布獨立。此後該地區沖突不斷,持續至今達8年之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俄軍對頓巴斯地區應該說由於過去8年的經驗,已經相當熟悉。但是即便這樣,俄軍在入侵後的1個多月,並未完全攻佔頓巴斯。俄羅斯國防部宣稱,已經有效佔領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共和國的面積,分別為54%和93%,說明俄軍在南面頓涅茨克方向的推進受阻,在北面盧甘斯克方向進展順利。而在今年2月份,普京承認了該地區兩個共和國的獨立地位。 俄羅斯第二階段的戰略目標之一就是把頓巴斯整個地區佔領下來,從而擴大那兩個」共和國「的控制區域。由此看來,俄軍想完全佔領頓巴斯還有6成多的土地要面對,有一系列硬仗要打。

決戰的環境跟以前的不同

決戰期間的情況跟一開始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情景大不一樣。從人力角度來說,烏克蘭的戰爭已經並且在繼續導致雙方人員和物資的大量損失。就俄羅斯來說,其武裝部隊在打了如此長的時間後,盡管損失不小,據估計是其派出的軍力的20%左右,但顯然還有後備力量。而且,俄羅斯的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據稱也在從中東招募傭兵投入戰鬥, 同時,俄羅斯自己還在招募6萬名新兵。 而更重要的是,俄羅斯軍事力量的財政支撐,實際上就是歐洲每天付給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款項。 歐洲客觀上「支持」了俄羅斯的戰爭行為。能源出口是俄羅斯經濟的支柱,能源出口的收益佔到俄政府收入的 40%。而以德國為主的歐洲國家並沒有馬上完全切斷跟俄羅斯能源關系的決心。 至於烏克蘭,從戰爭的第一天起就使用了所有可用的力量和手段。雖然烏克蘭的總動員導致烏克蘭武裝部隊的人員力量增加,但物質的增加只能通過國外的交付來實現。這跟俄羅斯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從武器這個角度看,就烏克蘭軍隊在前一階段使用的武器來說,那是一種所謂的復古與高科技的結合。即大量的蘇聯時代的或者俄羅斯制造的武器以及部分西方一些高科技的輕武器和土耳其的無人駕駛飛機。 而在這次決戰中,盡管已經有了來自各國尤其是美國的各種針對飛機、坦克甚至船艦的導彈。但即便如此,如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最近在一次采訪中表示的那樣,現在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武器支援還「遠遠不夠」。

另外, 從作戰的戰略與策略來看,肯定也會有明顯的區別。 這在最近一段時間俄軍的轟炸就能看出。俄方盯著烏克蘭的儲油場、兵工廠、煉油廠狂轟亂炸,這必定給即將參與的決戰的烏克蘭軍隊的後勤和動力原料造成很大的問題。

俄軍在第一階段的戰事中,明顯地體現出空地一體作戰漏洞百出。而在快要展開的這場決戰中,可以估計原來的蹩腳戲應該不會在東部和南部戰場重演,至少那種不協調作戰的現象會減少得多。俄國本月9日重新調整其指揮官,指派曾遭控對敘利亞平民社區發動攻擊的德沃尼科夫將軍(Aleksandr Dvornikov)擔任戰場高階指揮官。 德沃尼科夫在敘利亞駐扎約一年,被俄方譽為俄軍英雄;他監督的軍隊普遍被控轟炸平民社區、攻擊醫院,有」敘利亞屠夫「之稱號,他曾在敘利亞戰爭中下令使用化學武器,並采用焦土政策擊垮反對軍。可以想見,由他領導的俄軍將令這場決戰進程非常殘酷。

還有,俄國在烏東頓巴斯地區空防良好,有很大機會展現強大空中火力,加上俄軍在火抱方面有優勢,以及戰事將在鄉間而非都市進行,意味烏軍必須有高水平的策略才能存活。

俄羅斯–烏克蘭邊境局勢。俄烏衝突、烏東地區頓巴斯、頓內次克、盧甘斯克。
俄羅斯–烏克蘭邊境局勢。俄烏衝突、烏東地區頓巴斯、頓內次克、盧甘斯克。

從目前來看,雙方似乎誰也不讓誰。 哲連斯基的顧問波多利雅克(Mykhailo Podoliak)日前表示,烏克蘭已經為大戰役做好了準備:「烏克蘭非贏不可,包括頓巴斯的戰役。唯有這樣,烏克蘭才會擁有更強而有力的談判立場。」而美國軍方有要人也曾表示,烏克蘭一定能在這場決戰戰勝俄羅斯。 這麼看來,倒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比較現實,他警告說,烏克蘭的頓巴斯地區將出現 「困難局面」。

很高的「賭注

顯然,這次三方,即俄方、烏方以及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都對這場決戰信心很足。 已有消息稱,俄軍在5月9日前取得該決戰的勝利,對普京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那天是俄羅斯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勝利紀念日。而普京很想利用這個機會,給國內的民眾一方面展示他「軍事行動」的成果,並為他用殘酷戰爭的手段來清楚烏克蘭的「納粹」辯護。

而美國的信心又從何來? 美國對烏克蘭必勝的信心,主要當然來自烏克蘭軍隊的士氣。但同時也跟其他因素有關。比如說與烏軍的情報共享,以及烏軍使用的相當一部分高科技武器。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兼網絡司令部司令仲宗根(Paul Nakasone)上個月中旬在國會聽證會上指出,他從軍35年,從未見過比烏克蘭這次戰爭更能分享准確、及時和可操作的情報。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局長貝裡爾(Scott Berrier)也說,美國和烏克蘭之間的信息和情報共享,就美方而言具有「革命性」。

至於歐盟及其成員國在外交上對烏克蘭的支持也體現對烏軍戰勝俄羅斯的信心。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誒er Leyen)本月8日抵達基輔,親手將加入歐盟的必填問卷交給哲連斯基。這是對烏克蘭前途信心的最好的解釋。 畢竟,歐盟也來越傾向與烏克蘭總統的看法,即烏克蘭的戰爭,實際上就是在保衛歐洲民主的安全。

當然,對美國來說,這場決戰也是對美國在支持民主國家抵抗獨裁國家的能力的考驗。 因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經引發外界對中國武力攻打台灣的聯想與擔憂,所以,在這場決戰中做出非凡的成績,實際上也是直接對中共發出信號。美國最高將領、參謀首長聯席會主席米利(Mark Milley)最近在國會聽證會上就台海安全問題答覆說,要阻遏中國進犯台灣就必須確保中國知道,台灣是一個難以攻佔的目標。而要做到這點,必須從烏克蘭這場決戰開始。

烏軍的士氣高漲,對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充滿著信心。 但也必須看到,烏軍在這次決戰以及今後對西方武器的依賴將比以往更大。 而接受不少西方的高科技的武器,對烏軍來說還有一個訓練的問題。部分國家譬如德國努力地將原來蘇聯時期的武器給烏克蘭,但畢竟數量有限。更不說,北約的成員國以前是靠和平主義理念生活的,本身庫存的武器就不多,所以,4月9日,德國聯邦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已表示,已經「幾乎不可能」從德國軍事庫存中直接拿出武器提供給烏克蘭。一般估計,北約東部成員國的蘇制武器不久將會被烏克蘭用完。 盡管一些盟國已經開始在烏克蘭以外的地方,訓練烏國軍隊維護和使用更精密的武器,以協助烏克蘭逐漸過渡到北約的標准。但這個畢竟需要時間的,正常的情況下是幾個月。

2022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頓巴斯、頓內次克地區的俄軍戰車(AP)
2022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頓巴斯、頓內次克地區的俄軍戰車(AP)

決戰後的幾種情景

這次令人揪心的決戰的出路大概有三種。

情景之一:在美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情報機構緊密配合下,加上及時送達的武器,烏軍使俄方遭受極大的損失。甚至有利於烏軍奪回部分被俄軍佔領的地區。譬如說頓巴斯地區,並把俄羅斯通往克裡米亞的大橋炸毀。烏軍的此次決戰的勝利當然不可能把俄軍完全趕出烏克蘭,但會使他們在之後的戰爭階段處境更加困難。

情景之二:俄軍在五月九日可能獲得暫時的勝利,以至於普京能繼續蒙騙國內民眾。 但今後那些被俄軍佔領的地區將出現持久戰狀態。 如果烏克蘭還想贏得這場持久戰,就必須讓西方加強武器的運送。於是,這裡就出現了烏軍跟時間的競賽,因為西方送的武器將越先進,受訓的和普及的時間也越長。 而烏軍則是努力地縮短這個時間。

情景之三:俄羅斯采用狂轟亂炸的手段迫使烏克蘭在東部進行消耗性戰爭,從而摧毀相當一部分烏軍士氣,並在西方沒有能提供更先進、更有進攻力量的武器之前,重新向基輔挺進。

如果烏軍能在5月9日前給予俄軍一個重大打擊,那必將將加速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調整和部署。 美國目前在歐洲的駐軍人數在 8 萬到 10 萬之間。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遭受慘敗,那麼美國在這場關鍵性的決戰後必然會逐步減少對歐洲的軍事投入,從而能用這部分力量來實現重返亞太的計劃。但是,到底如何,還需拭目以待。

*作者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張俊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