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我們在占領行政樓」學生遭逮捕、丟石頭抗警察 巴黎社科院教授直擊1968「五月風暴」現場

2018-04-15 22:05

? 人氣

20180415-思沙龍:「1968五月風暴-曾是巴黎學運青年,今天怎麼說?」講座,曾是巴黎學運的青年-潘鳴嘯教授主講。(陳明仁攝)
潘鳴嘯說,群眾奪回索邦校園,更佔領拉丁區各公共設施,大肆邀請工人、社會人士進入演講、對談,大家都可以在此暢所欲言。(陳明仁攝)

緘默已久的戴高樂終於在5月24日發表談話,表示願意進行改革、進行公投,民眾雖然高喊「永別了,戴高樂」,但潘鳴嘯指出,其實當時社會上許多人還是不支持學運的,認為不能使用暴力的方式抗爭,而27日,民主左派召開會議商量如何組織取代戴高樂的政權,但是由於共產左派的力量太大,討論最後沒有結果,潘鳴嘯認為這是「學運最大的漏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戴高樂宣布解散國會改選 右派勢力依然大勝

最後就在31日,已經爭取到軍隊支持的戴高樂宣布解散國會改選,並號召百萬支持者在巴黎進行「反示威」,自此五月風暴結束,6月時大多數工人、學生不是回到原來的崗位就是被驅離,僅剩零散的小團體,而國會改選的結果,則由以戴高樂為首的右派勢力拿下4分之3席次。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夏爾·戴高樂在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後,1969年,戴高樂又以本身的引退,維護第五共和。(取自網路)
戴高樂宣布解散國會改選,並號召百萬支持者在巴黎進行「反示威」,自此五月風暴結束。(取自網路)

回顧五月風暴的影響,潘鳴嘯直言,「這個運動不是一個革命,因為沒有把政府打垮」,而比起政治上的改變,「最重要還是對社會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很大」,潘鳴嘯指出,在奪回索邦之後到處都在辦論壇,人與人之間都要對話,這促成了家庭、社會、男女等關係重大的改變。

五月風暴 法國婦女、性解放運動起點

潘鳴嘯說明,這也是法國婦女運動、性解放運動的起點,當時戴高樂政府雖然經濟好,但思想上很僵化,奉行禁止墮胎的保守天主教派思想,當時女性若意外懷孕只能去找密醫,很多婦女因此死於非命,而在1974年,杜斯坦當總統的時候終於有了一個女部長,並且提案開放合法墮胎。

潘鳴嘯也提到,戴高樂當時雖然重新鞏固政權,也在1969年提出改革計畫,不過,這個計畫左派覺得不夠有力,右派跟資本家則覺得太危險,因此困難重重,最終戴高樂於同年辭職,隔年便抑鬱過世。

20180415-思沙龍:「1968五月風暴-曾是巴黎學運青年,今天怎麼說?」講座,曾是巴黎學運的青年-潘鳴嘯教授主講。(陳明仁攝)
潘鳴嘯表示,戴高樂在1969年提出改革計畫,不過,這個計畫左派覺得不夠有力,右派跟資本家則覺得太危險,因此困難重重。(陳明仁攝)

回憶起促成五月風暴的原因,潘鳴嘯認為,戰後嬰兒潮是一個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的需求,中學、大學生在當時飛快增加,「我覺得我們這一代是全世界第一代的『青年』」,以前的人小學畢業後就要去工作,是沒有青年時期的,到了這一代,才開始有青年的出現。

「青年於是變成了一個社會跟政治問題」,潘鳴嘯說,青年因為人很多,一方面難以找到自己位置,但也因此是很大的力量,衝破了戴高樂政府,「我們沒有得到革命,但我們得到了改革」,而即便70年代後很多幻想都破滅了,但許多理想主義的火種還是留下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