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仇恨動員始祖,民進黨侈談正義─痛悼龐建國

2022-01-13 06:30

? 人氣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總統善選,全面動員國家機器進行仇恨動員是她逆轉勝的絕招。(資料照,顏麟宇攝)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總統善選,全面動員國家機器進行仇恨動員是她逆轉勝的絕招。(資料照,顏麟宇攝)

期末在和學生談到這次的OMICORN疫情, 顯然已經進入社區,多點爆發的趨勢愈來愈明顯,提醒同學在考完之後返鄉度假時要小心注意身體健康與全面防疫時,卻傳來了前立委龐建國老師墜樓的訊息,讓人頗為感慨的是在尋短之前他凌晨4時曾在藍營群組留下訣別12字訊息:「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這樣的遺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值得注意的還有龐老師的友人透露:對於台灣反中仇中、不公不義越來越強烈,民進黨執政這麼爛卻還可以勝選,讓龐建國心情愈來愈苦悶,朱立倫領導的國民黨軟弱無能,造成選舉連3輸,甚至不開記者會神隱,讓龐老師認為國民黨沒有未來,才在多個通訊群組裡稱「生不如死」,認為台灣沒救了。

龐老師的尋短以明志,主要就是一個擔心,擔心過去那麼多人用血淚打造的台灣民主與經濟奇蹟,竟然會在如此扭曲的「民主獨裁」下,讓台灣的優勢一點一滴地流逝。問題是民進黨與這位總統會怎樣看待龐老師的這份憂心呢?

顯然,龐老師對於日前兩場立委補選與罷免的投票結果,還有去年年底1218的四大公投結果,原本應該是還給人民一個公道,寄予非常深厚的期待,卻沒想到這位總統,以政黨對決的高度,動員執政黨全體上下,還有綠媒與1450網軍,刻意扭曲所有公投的公義訴求內容。陸空軍全面動員輾壓了民意呼聲,為的當然還是保住民進黨的執政權的可長可久。讓龐老師深痛地感慨,如今的台灣早就是顛倒是非、黑白不明,根本沒有公義可言,只有「騙到選票」列為第一優先!

20190821-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龐建國21日召開「2020總統立委大選民調發布會」。(顏麟宇攝)
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龐建國留下「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墜樓身逝。(顏麟宇攝)

只會選舉而不會治國,這是這位總統和她的執政團隊最厲害的地方,然而,這位總統與執政黨可曾細細想過,為何民間和在野黨會發起四大公投?為何要發動對不適格的立委或民意代表的罷免行動呢?執政黨說這些都是「仇恨動員」,那麼各位可曾想過在2018年高雄由韓國瑜挺身而出,苦民所苦之下而言異軍突起,當選了原本民進黨只要派西瓜都當選的市長席位,Wecare的仇恨動員在韓市長一上台就開始發動,這樣的動員執政黨是在背後全力聲援,在野之聲是仇恨動員,那麼Wecare的仇恨動員就是代表「正義之聲」嗎?如今的陳其邁市長治下的高雄市,46條人命的城中城大火之後呢?治安每下愈況與酒駕猖狂及全家呢?……沒有韓國瑜的高雄市真的是蒸蒸日上呢?還是每況愈下呢?Wecare可曾認真地關懷一下高雄市民?民進黨可曾注意到備受這位總統關愛眼神之下的高雄真的比韓市長在任時還要讓高雄人感受到市政起飛與驕傲呢?

不講究賣任政治的執政團隊,上行下效,這五年多來執政黨所有政策失誤,造成民眾死傷或權益受損,主事者全然沒事,口口聲聲喊著「我會承擔」,但是轉身之後什麼都沒有改變,好官他/她自為之,民生疾苦全不關心,只有口惠,其餘呢?什麼都沒有下文。所以美國萊豬就是要進口,人民就得硬吞;接著日本核食也蠢蠢欲動;火力發電愈燒愈多,停電呢?卻是時有所聞;物價齊漲,民眾的薪水,即便調高也根本跟不上物價、房價等飆升的速度。……

再說最新的OMICORN疫情更是愈燒愈烈,原因無他,就是CDC早就麻木,不在美國等疫區入境時就防堵,硬是要幫美國美化,(這個政府碰到美國就一切「投降」,什麼都任美國擺布)坐視OMICORN從國境之外長驅直入,長期以來民進黨靠得是民眾自愛與自動來維持台灣疫情沒有猛爆開來。但是呢?沾沾自喜的執政黨指揮官可以不戴口罩喝酒高歌,這位總統還可以捲袖為未經三期人體實驗的高端疫苗護航,更是有人藉機炒股,……完全不顧民眾的健康,只關心她的股市是否上看兩萬點!(這位總統和民意有著明顯的落差)

可惜的是,還是有不少台灣民眾,竟然相信這個政府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台灣價值」,卻不知道這些執政黨口中進步的台灣價值(骨子裡都是「抗中保台」的效應),早就是「悖離民意的民進黨價值」而非真正來自地方的台灣價值!難怪龐老師深惡痛絕,進而感嘆「生不如死」!哀憐真正的民間疾苦沒有被全體國人重視,只被部分民進黨人士挾持,中間人士的噤聲,更緃容了民進黨的「猖狂」「傲慢」,結果就是「害苦、害慘了大家」。

在野的國民黨與民眾黨少了制衡民進黨的動能與資源,連續三場的選舉結果都遭到執政黨的強力輾壓,無法帶動民意、凝聚民意來給執政黨最大的教訓,反而愈來愈邊緣化。無法為民伸張正義或者提出比執政黨更具特色的政策的話,2022的九合一大選很可能還是無法和民進黨並駕齊驅,一爭高下。

因為萊豬、停電還有各種施政上的錯誤,從公投之後都得由全民來承擔,而民進黨和這位總統根本不用為他們所犯的錯誤與失政負起任何責任。(沒有責任政治的要求又沒有任何監督機制,而職司端正官箴的監察院早就綠化(原本應獨立的司法機制同樣也逐漸綠化),根本起不了任何對執政黨有所規範壓力,同樣媒體更是隨綠波逐流,根本不做第四權的伸張公義者,反而隨著民進黨起舞,忘了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只有被關台的中天和少數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媒體還在努力監督民進黨,看著這樣的情勢發展,只有一句話可說,目前台灣的民主是被民進黨圈養的民主而非真正的民主。

最後,2020韓國瑜總統大選敗選後,在6月6日又遭罷免,當晚高雄市議長許崑源在臉書留言「這一次,誰會是贏家?」短短幾字,抒發他內心感觸,沒有想到翌日他就墜樓尋短。以往再多麼激烈的選戰都會平靜與民主風度收場,然而這位總統上任迄今先後出現兩位政治人物選擇了「墜樓」如此激烈手段,對於選舉所造成的不公不義和對社會的撕裂表達了「抗議」,這絕非走向成熟民主的「常態」!

口口聲聲稱社會很快在選後恢復正常的這位總統和民進黨,可曾認真地面對這個讓人痛心的結果呢?可曾真心誠意地面對選舉期間對於社會撕裂之後所造成的傷害與後遺症,而表現出朝野和解與共謀國是的誠意呢?

*作者為大學教師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