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聚在一起談的就是計謀提高價格:《資本的世界史》選摘(1)

2018-02-27 05:10

? 人氣

不過,建立人脈這一招倒挺管用的:曾經就讀哈佛商學院的人,保證能謀得一份職位,而且第一年平均年薪便高達14萬美元──這一點自然也是哈佛的宣傳重點。不僅如此,許多人甚至能擔任高階職位:全球前500大企業的管理階層,有20%是哈佛畢業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哈佛商學院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商學院,來聽聽校友們在裡面學到什麼!(圖/Harvard Business School@facebook)
哈佛商學院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商學院。(資料照,Harvard Business School)

其他名校一如哈佛商學院,同樣致力於促進職涯發展的終身人脈,因此名校校友彼此守護,避免在爭取頂尖職位時面臨真正的競爭,因為在面對優秀的對手時,他們可能會落敗。這種安全取向雖然是人性特質,卻沒有反映在哈佛的教學內容上。一方面哈佛校友極力避免競爭;另一方面,「市場經濟」裡的「競爭」這個議題依然是哈佛商學院的研究重點。

這種最頂端的密切人際網絡,不只阻礙企業在選拔頂尖經理人時找出真正最傑出的人才,也破壞了企業彼此間的競爭。因為企業管理者的人際網絡彼此如果相互依賴,或者這些管理者彼此甚至交情良好,那麼企業間又該如何相互競爭呢?從小或者最晚在大學時代就彼此認識的人,自然會為對方著想。傅利曼曾經以一句話扼要地道出這種心理事實:「不涉及個人的關係,是自由市場的基本核心。」可惜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卻忽略了,在真實生活中情況恰好相反:由於沒有不涉及個人的關係,因此自由市場也不存在。

儘管「市場經濟」是虛構出來的,所謂的「市場」卻持續增長。無論什麼都被說成是市場。在一般的流行說法中有所謂的勞動市場、金融市場、醫療保健市場、運輸市場、能源市場、教育市場、房屋市場等等,甚至連婚姻市場都有。這些說法背後其實蘊藏著一個根本誤解,認為一切事物都能為私人擁有,而且都有價格。

這種將「市場」弄得無所不在的現象,將「市場」這個概念化約為有買家與賣家。但我們如果仔細傾聽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先驅者的說法,那麼自由市場經濟並非如此陳腐乏味。這些先驅人物之所以不斷強調「自由」一詞自有其原因,因為供應者與需求者都應該能選擇是否購買或銷售某一商品,而光是這種雙向的自由就能創造出公平的價格。因此唯有在沒有任何逼迫的情況下,市場經濟方可確實運作;一旦出現逼迫,就會導致單方的價格獨斷。

而其直接後果則是,「勞動市場」不可能是能自行形成公平薪資的真正市場,因為在沒有保護之下,受雇者為了生存,不得不將自己的勞動力以最低價求售。正如亞當.斯密有遠見的觀察,在雇主與受雇者之間存在一種權力落差。早在1776年,斯密便直言:「在衝突中,企業主能(比工人)堅持更久。一般而言,即使沒有工人,地主、農場經營者、工廠主或商人也能靠他們累積起來的儲備活上個一、兩年;但許多工人如果沒了工作,卻連養活自己一星期都沒辦法,其中少數人也許撐得過一個月,但幾乎沒有人能撐過一年的。長期來看,勞工之於企業主或許就和企業主之於勞工同樣重要,但這種依賴關係並不是那麼直接的。」

新自由主義者總愛奉亞當.斯密為新自由主義的鼻祖,但上面那段話顯示,斯密不同於傅利曼等人,他從未漠視社會現實。在他看來,「市場」並非自由浮動的飛碟,而總是著根於政治與經濟的權力狀態中。

《資本的世界史》書封。(遠足提供)
資本的世界史》書封。(遠足提供)

*作者烏麗克.赫爾曼(Ulrike Herrmann)為德國《日報》(taz)的財經記者,曾接受過銀行職員的職業教育,並於大學攻讀歷史與哲學。著有《哇,我們可以納稅,中產階級的自我欺騙》(Hurra, wir dürfen zahlen. Der Selbstbetrug der Mittelschicht)。本文選自作者著作《資本的世界史》(遠足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