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台股驚驚漲,殖利率也跟著下滑,甚至跌破3%的水準。靠存股領息的投資人,這時該調整策略,找出更適合投資的標的,才能確保穩定的獲利。
台股一向具有高現金殖利率題材,這不但是近年存股族中長期投資、年年領息的重要誘因,也是外資法人看好台股的重要因素。不過隨著台股近一年來的「質變」,整體結構已經和過去「台股=高殖利率」的印象明顯不同。那麼,台股殖利率已經不再那麼高了嗎?投資人該如何看待殖利率題材?現在還能夠中長期存股領息嗎?
股價變貴了
台股殖利率破跌3%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台股殖利率還有過去印象當中那麼高嗎?過去台股的確是以高殖利率為鮮明特色,在全球主要股市當中,殖利率名列前茅,平均有4%的水準。其中,2016年底平均殖利率高達4.35%,隔年底也有3.95%,到了2018年底又一舉拉高至4.77%,2019年底也有3.82%。
至於2020年,上半年台股平均殖利率仍有4%以上水準,但是下半年隨著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台股殖利率也開始出現下滑走勢,到了2020年底竟然跌破3%,來到2.99%。2021年元月,殖利率更進一步下滑到了2.9%,是近年來僅見的低水準。
說穿了,台股殖利率明顯下滑,不是因為台股配發的股利變少了,而是因為台股整體的股價變貴了,做為殖利率分母的股價大幅度拉高,殖利率可想而知也就下降了。
第二個問題是投資人該如何看待殖利率題材?其實,對於中長期存股領息的投資人而言,領息和用房子收租的概念類似,房價買得越低,收租的投報率越高;同理,股價買得越低,領息的殖利率越高,而現在才進場買股,股價變貴,代表投資成本拉高,過去4%以上殖利率的好時光不再,只能湊合著低一些的股息。
但是,除了配息之外,股票還有獲取資本利得的機會,現在才進場買股的人會發現台股殖利率降低,但如果是一年前就進場買股的人,不但經歷過較高的殖利率,一年下來帳面上的資本利得更是驚人。
因此,如果是現在才要進場的投資人,一定會覺得中長期存股領息似乎不太划算。一方面是因為殖利率下滑、恐怕已經回不去過往的高殖利率年代,另一方面,進場的成本拉高,萬一遇到市場反轉,風險也跟著拉高,畢竟,台股現在不只是站上萬點,還一路突破30年前的12,682高點,今年二月更一度攻上16,500點,萬六的台股或許不是最高點,但肯定已經不是相對低檔,更不是存股領息一族的「舒適」價位。
一招找出高殖利率股
輕鬆贏過大盤
那麼,現在台股已經不適合中長期存股領息了嗎?如果投資人光看台股的平均殖利率,或許已不具吸引力。但是,投資人仍然能夠鎖定適合的族群與個股,做為中長期存股領息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