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自我介紹時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該做的不是介紹自己!

2018-11-09 15:56

? 人氣

自我介紹的目的是「留下印象」;依照場景的不同,去細分不同「目的導向」,一般而言,可以先透過「壞的標籤」建立反差印象,刺激思考...

介紹自己,我們常見的是……

當認識新朋友、參加活動,或者面試時,常會有請我們「自我介紹」的時刻,但我們往往容易會被字面上的意思拉著走,開始徐徐地介紹自己的資訊:叫什麼名字、住哪、讀哪、在哪工作、血型、星座、興趣⋯等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語畢,準備換下一位時,台下的人也差不多把你忘了。這樣的自我介紹特別常見,也特別容易讓人遺忘。一個好的自我介紹,是能讓聽者對你的某個特點有印象,並且能連結到你的人本身(名字、長相)

一個小技巧、三種情境

這篇要跟大家分享一種通用小技巧,以及三個不同情境的介紹要點。

用負面標籤製造意外

「我很有熱情、做事積極認真、願意學習、勤奮……」

我們已經聽了太多這種自吹自擂的形容詞介紹,不只你會講,其他自我介紹的也通常是說個正面形容詞就帶過,因為缺乏具體事件的形容是非常抽象的,沒有畫面、沒有情緒感受,因此沒有共鳴,聽到的下意識往往會直接忽略。因此我們要做的是,製造意外:找個看起來是壞的標籤,仔細想想卻是好的形容。

讓我們換個說法試試:

一:
「坦白說,我是個很偷懶,又健忘的人,對於事件的資訊與資料常常記不住。」
「但交付給我的任務我往往能完成。」

二:
「我在工作的同事都覺得我太過嚴肅,不通情達理。」

一開頭透過負面形容讓聽眾覺得奇怪:「平常大家都講自己的好,怎麼突然來了一位說自己缺點的人?」而這次就會刺激聽眾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們藉此接著附上一個故事去形容描述,滿足他的好奇,因而創造深刻的印象:

一:
「所以我為了滿足自己的偷懶本能,有時間就精研各種生產力工具與雲端工作術。讓工具幫我記住資訊,把腦袋的空間留給觀點與創意。最大化的追求產能,是出自於我偷懶的本能。」

二:
「還記得有一次我負責一個複雜且龐大的專案,連續兩個禮拜的趕工,已經快把同組的同事們逼到身心俱疲。而明天剛好遇到颱風假,同事們來跟我閒聊說:『明天颱風天,北市府已經宣布放假了呢。』我當下回應:『哇這樣正好!我們彼此就能在自家把上一週沒有整頓好的資料一併處理完,反正也出不了門,是吧!』同事們聽到的當下臉立刻綠掉,我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是想難得放個假休息兩天。」

第一個介紹,一開始會讓我們好奇他怎麼會說自己「偷懶、健忘」,仔細想想才知道原來他是因為「很追求工作產能、把腦袋留給創意,資訊給工具處理」;第二個介紹,一開始以為是個很難親近的人,結果是為工作上十分努力,使命必答,把握機會的人,只不過少根筋,實在太憨厚了阿。

喜歡這篇文章嗎?

侯智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