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加速投資台灣,萬萬不可以犧牲良田做代價

2017-10-17 06:40
作者表示,國家的永續不會只有工業,而是包括工業、農業、環境、文化等等,而對於台糖農地來說,所謂「地盡其利」,不就是讓它好好耕種嗎?(寇延丁提供)
作者表示,國家的永續不會只有工業,而是包括工業、農業、環境、文化等等,而對於台糖農地來說,所謂「地盡其利」,不就是讓它好好耕種嗎?(寇延丁提供)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在行政院「加速投資台灣」會議中,建議台糖農地轉做工廠使用,應放寬到10公頃才需要環評(現預公告為1公頃)。她以非都市土地10公頃才要環評做對照,指台糖農地規定較嚴,這是牛頭不對馬嘴。而所謂投資台灣,應該兼顧各種發展,以犧牲良田做為投資工廠的手段,偏狹且不負責任。

而就在月初,農委會才公布「農地資源盤查」結果,我們都以為台灣實際耕種的農地還有80萬公頃,這次盤查卻發現,實際耕種的農地只剩下57萬公頃,三成耕地被非法工廠、農舍等占用。這樣算下來,台灣的糧食自給率並不是官方說的三成,而是只有兩成左右,全世界大概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這麼低。

距離安全糧食還差20萬公頃,搶救農地都來不及

而耕種中的農地也飽受鄰近非法工廠的汙染威脅,約6,500公頃農地有潛在汙染風險。加上台灣氣候改變,缺水、風災、水災都會造成農作立即損壞,導致糧食價格波動非常大,不但影響農民、也衝擊所有民眾,引發社會問題。

農委會要如何增加耕地?第一是讓長期廢耕的10萬公頃農地恢復耕種,第二則是希望被轉做造林的農地,合約到期後能恢復耕種。其中台糖平地農地,被移作造林的就有1萬2千公頃。但已經被破壞或移用的農地,要恢復耕作都不是容易的事,最重要的,還沒被移用或破壞的農地,要窮盡一切努力保留下來。

農委會估計,台灣要保有安全糧食,需要74萬~81萬公頃實際耕作的農地,如今差了將近20萬公頃,「搶救農地」應該是投資台灣的首要事項。

優良農地,應採取最嚴格的環評標準

什麼樣的開發行為應做環評,是在環保署的「開發行為應實施環評認定標準」中規範,這裏並沒有特別針對台糖農地的規定,但有「位於特定農業區經辦竣農地重劃之農業用地,經農委會同意變更,面積1公頃以上」需要做環評。

理論上台糖農地應該適用於「特定農地區」的環評規定,但因沒有特別點名台糖農地,因此變更時就會用「非都市土地10公頃以上才需環評」的規定,但非都市土地有很多種,並非只有農地,本來就不該一體適用同一種標準。

這就像過去半導體的放流水標準跟「一般工業」用同一類,但半導體放流水中的危害物質跟一般工業大不同,後來另訂半導體放流水標準,才能做到實質管理。

因此,陳美伶以非都市土地10公頃才要環評,來類比台糖農地規定較嚴,是牛頭不對馬嘴,因為台糖農地的管控強度本來就不應該跟其他非都市土地相同。

2012年地球公民基金會檢舉有業者化整為零,避開非都市土地變更10公頃以上才要環評的規定。環保署在當年另公告「工廠之設立或園區之開發,位於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釋出之土地屬,對環境有不良影響之虞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自此只要台糖農地變更,不論面積大小一律要做環評。

今年初環保署修訂「應實施環評認定標準」,把2012年那個公告納進來,但放寬為1公頃以上才要環評。基於保護優良農地,如此放寬已經很不應該。

所謂地盡其用,就是讓台糖農地好好跟耕作

所謂國家發展,指的應該是「永續發展」,一國的永續不會只有工業,而是包括工業、農業、環境、文化等等。建議「國家發展委員會」應改名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加速投資台灣」也應更名為「加速投資永續台灣」。

而台糖農地理論上應該歸農委會管轄,才能妥善管理及保護,但很奇怪卻放在經濟部底下變成「等待被變更」的資產。不論那一黨執政,這些年來也把台糖農地揮霍得差不多了,只要工業區需要大面積、地勢平整的土地,就非台糖農地莫屬,導致優良農地逐漸消失。台糖農地應一併檢討回歸農委會管轄。

此外,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聽完陳美伶的簡報後說:「土地要地盡其利」,然而對於台糖農地來說,所謂「地盡其利」,不就是讓它好好耕種嗎? (相關報導: 台糖農地擬放寬10公頃下免環評 環團:勿將優良農地當作提款機 更多文章

*作者為獨立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風評:誰的人格更高尚?
別再說運動傷膝蓋了!想延長膝關節使用年限,醫師建議游泳、騎腳踏車有2點要改變
仉桂美觀點:彈劾若只繫於司法定罪,監察權豈不形同自廢武功?
葉耀元觀點:為什麼美國禁不了槍?
曾志超觀點:產業外移陸企崛起─台灣產業發展大困境
楊雅雲觀點: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困境
閻紀宇專欄:巨人臥榻旁的生存之道,談談「芬蘭模式」
觀點投書:「借殼上市」的實質主權國家
觀點投書:別對總統的頭指指點點
筆震觀點:您可能不喜歡馬英九的建議,但它們有用
觀點投書:現代外觀下的古老社會 -看李翔宙退黨當官
觀點投書:別讓政策口號成為國王的新衣
遼東王張作霖外傳:《薛大可憶往錄》(2)
全球對女性最危險的10大城市出爐!埃及開羅第一
展現越南實習成果 新住民二代培力計畫揚展國際
落實外語導覽 新北觀光工廠力推國際化
世界糧食日 新北拯救蔬果免被丟垃圾桶
補教師轉投釀酒事業 用本草綱目釀出四季啤酒
氣到想把房子燒了!與伴侶相戀35年、從10樓跳下自殺,法籍同志教授畢安生生前最絕望告白
藍委許毓仁又挺婚姻平權:蔡政府別再拖延閃躲,不要因為政治算計讓同志等2年
快去接種流感疫苗吧!陳建仁帶頭 呼籲「接種就是最好的預防」
別為選票出賣同志權益!民進黨一再拖延婚姻平權諾言,同運團體凱道重砲抨擊
蝦皮拍賣是中資?律師指控規避審查 蝦皮回應了
接下好友告別式主持,盛竹如爆料傅達仁當年竟然成了「賣國賊」
「只能以死謝罪了吧」日本20年來最嚴重失火案開庭 檢方對粗心老闆求刑3年
醫療法協商卡關 董事會資格限制仍未達共識
想跟男友簡單登記,爸媽卻要求風光婚禮…他:「賣女兒」行為,只會變日後離婚地雷
二航廈免稅店促參案黑函滿天飛 桃機公司召開座談一次說清楚
新北捷運青年宅租金補貼下周開放申請 青銀共居優先補助
苗縣府全面啟動推廣再生能源
苗栗青年洄游創意工作坊 成果發表創意十足
十月的藝術與狂想 台中歌劇院上演聲樂與戲劇
為何台灣的大學無法錄取單項能力超強的學生?成大教授感嘆:台灣的大學只配稱為小學
結合農村特產及輕旅行 竹竹苗小農市集21日登場
「鬼抓人」測膽量 竹縣實境遊戲挑戰萬聖節驚魂夜
國慶音樂會小提琴家遇雨離席 鄭麗君:事先做好雨天備案 就不需臨時應變
欣賞水中活寶石 錦鯉文化節本周末南投登場
創業SBIR出爐 55家新創獲經濟部獎勵金
韓國水原市議會今參訪高市議會
打造三創人才基地 學生不限科系都能打創業實戰
偷軍刀闖總統府欲殺蔡英文 法院認定「再犯機率高」羈押
打造北市成為運動城市!柯文哲PK職業格鬥選手 高喊吃不消
屏東綠能企業力挺 打造全台最大太陽能電廠
遭質疑降低空污標準以求政績,林佳龍:空氣品質改善有目共睹
林佳龍施政總報告 首都減壓加區域治理讓台中實力升級
這也在騙!不法集團騙老人買塔位 3年吸金逾7億
慶祝六十七週年 基隆市議會一樓會史館改名民意館
打造全台最大太陽能電廠 元晶將投資屏東500億
和趙藤雄會面談什麼,柯文哲:我把他罵一頓
褐色蛋真的比白色好嗎?大小、重量怎麼挑?有機達人教3招秘訣,其實重點不在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