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的投資人通常是以長期投資、長期領息為目標,不過投資期間股價難免有震盪,尤其近幾年市場在高檔時經常出現「黑天鵝」事件,2020年3月的全球股災就是一例,使得股價波動加劇,也衝擊了投資人的存股信心。究竟,以存股為目標的投資人在股價出現大幅震盪時該如何應對?存股期間,何時是好的出場時機呢?
「算利教官」楊禮軒的存股經驗當中,就有不少逢高賣出的案例,例如,早期他分批買進聚陽(1477),成本只有61元~71元,2016年,在聚陽股價於140元~190元時賣出部分持股。另外,他也曾在54元左右買進潤泰集團旗下的事業廢棄物處理公司日友(8341),並於150元賣出數十張。
楊禮軒分析,他每次賣出股票的理由都不太相同,有時候是因為市場利多消息充斥,股價已經被炒得過熱,不但漲多、變貴,甚至大漲翻倍,但實際觀察公司的財報卻沒有想像中那麼好,這就代表可能是有心人刻意釋出利多消息、拉抬股價,當一檔股票的基本面跟不上,或比預期差,這時就是不錯的賣點,投資人可以分批出脫,將資金換到更有效率的標的。
股價漲多
可考慮分批調節
對楊禮軒來說,以殖利率5%計算,等於要領20年的股息才能回收成本,但如果股價在1、2年或是數年間漲了1倍,此時逢高獲利出脫(未必是看壞公司),等於1次賺了20年的股息。楊禮軒持有聚陽多年,期間曾經賣出部分持股,就是因為當時股價已經超過買進成本1倍以上,賣出部分持股的資本利得,幾乎已將原始成本回收。
因此,楊禮軒建議,如果手中持股股價翻了1倍,等於賺了20年股息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出場,或出脫部分持股。此外,選股最好挑選百元以下的股票,畢竟同樣以翻倍計算,股價從50元漲到100元通常會比100元漲到200元更容易(在成交量相同的情況下,價格越高,要花越多錢才能推升股價)。
財經作家股素人曾經將長期持有的統一超(2912),在248元高檔出脫獲利,原因也是他早期買進的成本僅有75元。他解釋,賣股不代表公司營運不好,而是價格已經偏高。
獲利、配息都穩定
長期持有不須賣出
投資達人、小資女艾蜜莉認為,如果是以存股為目的,持股又是波動小、獲利與配息都穩定的公司,其實無須太在意股價漲太多或跌太兇,因為公司的價值並沒有因為股價波動而改變,每年還是可以提供穩健的現金流,可以考慮長期持有,不用賣出。
相較於法人,散戶雖然缺乏相關專業與資源,但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因為法人每年、甚至每季都有績效的壓力,但散戶只要對自己負責即可,財經部落客阿格力就是領悟到「散戶可以用時間換取股價空間」,從而開啟了他的存股之路。
如果幸運買到的是長期成長股,投報率還會遠高於定存股,只要成長趨勢沒有改變,就可以長期持有,只是這類公司可遇不可求,在台股市場相當少見。
另外,如果買的是景氣循環股,在股價過熱時可以考慮分批出脫。艾蜜莉建議,股價來到近5年的最高價,通常漲幅已經是倍數,此時就可以考慮賣出。存股達人、財經作家陳重銘也認為,景氣差時,股價通常在相對低檔,這時候是買點,不是賣點;反之,景氣好時,股價通常已經在高檔,可以考慮分批出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Money錢(原標題:定存股何時該賣?抓緊3個出場時機獲利高)
責任編輯/焦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