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中研院的諍言─台灣在10年內會被淘汰?

2017-10-12 07:30

? 人氣

至於中研院院士王平在記者會上所說的台灣產業發展面臨的3個大問題:法律、環評與兩岸關係,是否有解、能解,亦尚有疑問。兩岸關係目前看起來是尚無解方,僵局持續已難免,而其對台灣產業與經濟的影響與衝擊,台灣是否有能力化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環評冗長且由環評決定重大投資案生死的問題,結果確實影響重大投資案,報告中舉的例子說:「以拖延十餘年最後放棄的國光石化為例,其審議項目 包括海岸地形、白海豚、水源供給、溫室氣體、健康風險評估,蓃集資訊達三 百多項,甚至被要求做 1662 年鄭成功來臺以來的海岸歷史資料,以評估「是否 會影響本島海岸線」。」企業界對環評問題反應經年,甚至馬政府時代也曾想改革,但終究在有成果。蔡政府是否有能力改變?而一旦改變,讓環評不再變成關鍵、甚至唯一決定投資案生死的因素後,是否會讓「開發派」從此「長驅直入」,帶來其它難以預測的負面環境衝擊?環保團體能接受嗎?

即使唯一可評估為「較有可為之處」的法律問題,國發會正積極檢討法令,而且號稱未來的態度是「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都可作」,做為是要朝向更為寬鬆走;但數十年民粹對法令、政策的影響,是否短期即可改善?

值得企業界注意的是報告中也指出,以要素所得法來衡量台灣的經濟成長,經濟的果實的確沒有分到勞工手上;也因此縱然經濟有成長,但800萬勞工卻是無感。其因素複雜,部份原因是如報告中所說的「台灣在90年代民主化之後,不斷加重雇主成本、建構社會安全網」,但部份則是勞動市場勞工居弱勢難有議價能力,加上資本市場邏輯,讓股東獲取越來越多的經濟成果。結果就是台灣普遍的低薪化,低薪水又讓好的人才外流嚴重,國內企業就更難脫困、提升附加價值、實現產業轉型。

中研院這份報告是詳盡的對各重要產業進行分析並提出政策建言,只是外界多把焦點擺在記者會上、新聞性較高的「10年內台灣將會被淘汰」的言詞上。但如果單看其提出的問題的大架構,是讓人憂心,因為都看不到解決之道與出路。政府是該對這份來自中研院的諍言,反思檢討,別陶醉在看起來不是太差的短期數據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