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殺進殺出,根本不賺錢!頻繁進出股市,報酬率可能每年輸給大盤1.5%!

2020-09-09 14:10

? 人氣

1989年6月30日以來,全球股市單日表現最好的二十個交易日。(圖/作者提供)
1989年6月30日以來,全球股市單日表現最好的二十個交易日。(圖/作者提供)

全程參與還是錯過?

我們卻發現,股市大多數的報酬來自於少數交易日,在這31年間有多達11,377個交易日,但是絕大多數的報酬集中在少少幾個交易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假如一位投資人一樣因為某種因素,不小心錯過了最好的10個交易日,他的總報酬率將從全程參與的1110.38%下降為只剩179.63%,年化報酬會從8.38%降為5.49%。如果錯過20天,年化報酬將只剩3.37%。更別說錯過40天以上,年化報酬率將變成負值。

股市大多數的報酬來自於少數交易日,若投資人錯過這些交易日的時間越久,年化報酬率將會大幅下降,甚至轉為負值。(圖/作者提供)
股市大多數的報酬來自於少數交易日,若投資人錯過這些交易日的時間越久,年化報酬率將會大幅下降,甚至轉為負值。(圖/作者提供)

股市的報酬大多來自於少數幾個交易日,40個交易日只佔這段時間(11,377天)的0.351%。

試圖進出股市,很可能帶來適得其反,往往也讓投資人花費過多的精力在市場訊息當中。這其中的機會成本,是無法將時間花在能累積自身才智,錯過發展職涯的機會。

行為經濟學家梅爾.史塔曼(Meir Statman)引用瑞典的研究指出,進出最頻繁的交易員因為交易成本和挑錯進出場時機,每年虧損帳戶總額的4%,而且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幾乎都一樣

在全球十九個大型股票交易所中,買賣頻繁的投資人比買進後長抱者,其投資報酬率每年大約落後1.5%。

關於大腦行動偏誤破壞性最有名的研究,也能一併看出投資行為上的性別關聯傾向。

最早研究行為金融學的兩位學者,歐迪恩(Terrance Odean)和巴柏(Brad Barber)在檢視一家大型折扣股票經紀商的個人帳戶後,發現一些狀況讓他們覺得滿驚訝。

其研究發現,男性客戶的交易活動比女性多了45%,而單身男性客戶更是比單身女性高出驚人的67%。巴柏和歐迪恩認為,這是因為男性客戶往往太過自信,但不管它在心理上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都使得投資報酬率偏低。

因為交易太過頻繁,男性的平均報酬率每年比女性低了1.4個百分點,而單身男性的平均報酬率每年更是比單身女性低了2.3%,這要是把一生的投資時間都加總計算,其落後更是十分驚人。

而我們這裡想要說明的是,不管是出於過度自信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我們大腦偏向採取行動的演化趨勢,都對投資報酬大有妨礙。(來源:非理性效應)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擇時進出這件事,並不值得去做,也不該去做。相反地,找出適合自身的資產配置,長期持有,才是能兼顧生活以及資產增長的穩健之道。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蔡至誠・PG財經筆記

責任編輯/任婉鵑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