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國是會議「埋梗」司法改革委員:逼政府不要貿然推動決議

2017-05-05 21:42

? 人氣

司改國是會議委員林鈺雄說,為了能說服自己繼續留下來開會,「我努力了4次」,但主事者沒有正面回應,還指控他破壞司法,他覺得會再開下去完全沒有意義。(資料照,蘇仲泓攝)

司改國是會議委員林鈺雄說,為了能說服自己繼續留下來開會,「我努力了4次」,但主事者沒有正面回應,還指控他破壞司法,他覺得會再開下去完全沒有意義。(資料照,蘇仲泓攝)

預計為期3個月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分組會議即將進入尾聲。上個月底,以討論檢察官定位及檢察體系改革的第3組委員,有2人相繼退出,1人揚言跟進,法官論壇及檢察官改革協會也有呼籲其代表退出的聲音,這個風波目前沒有持續擴大。對於他們主要以質疑「遊戲規則」為由退出,其他委員有不同的觀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鈺雄、陳重言相繼退出 

台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在4月25日率先宣布退出,他提出「定位不明、僭越權限」、「議題超載、委員超限」、「亂放天燈、後患無窮」等3大理由。林鈺雄所屬的第3組隔天討論被法務部視為最重要防守重點的檢察官定位與檢察體系組織改革的議題。同樣第3組的律師陳重言4月28日跟進退出,表示他完全認同林鈺雄,並指其他組不應重複討論相同議題。陳指的就是第4組的律師張靜,他主張該組也要討論檢察官定位。

擔任籌委的同組委員、政大法律系教授楊雲驊5月3日投書媒體,呼籲終結荒腔走板的司改,他在文中就非法律人對司改的意見表達不滿,並舉例,他不具醫療專業,也就絕無能力決定怎麼開刀或配藥。他也指出,國是會議通過的方案,政府機關和立法院不應全部埋單。

林鈺雄28日受訪指出,他自2月底與會來,雖對會議進行有質疑,但仍很努力開會,也試圖為相關爭議及問題提出解套方案,例如,外界質疑籌委會「黑箱作業」、「綁人、綁議題」,他因此呼籲籌委會公開所有推薦人選及蒐集議題過程;又例如,對於人民有感的議題被籌委會刪除,包括死刑、食安,他也呼籲重新納入,而顧及開會時間有限,其餘不太重要的就刪除。

林鈺雄說,為了能說服自己繼續留下來開會,「我努力了4次」,但主事者沒有正面回應,還指控他破壞司法,他覺得會再開下去完全沒有意義。

為檢察官定位阻撓議事 林鈺雄喊冤

對於外界指他對議事進行的意見是為阻撓檢察官定位問題的討論,林鈺雄說,他20多年來主張檢察官是司法官的立場從沒變過,他不贊成國是會議討論這項議題,因為這不是人民有感的議題,而如果想把檢察官的地位改為行政官,要先跟專業團體溝通,先在專業上形成有力論述後再拿來國是會議談,跳過專業而想在國是會議利用政治力量改變,「這很荒唐」,也不會有結論。

楊雲驊在26日的會議結束前爆料,該組主席瞿海源在4月17日出席總統蔡英文主持的談話會上批評林鈺雄態度傲慢。林鈺雄說,他對國是會議的批評都是根據客觀事實,也有資料為證,包括死刑議題原在原始議題清單,卻被刪除,不應因他反對檢察官的定位由司法官改成行政官,就被扣帽子。

第4組欲提案檢察官定位 陳瑞仁不想議題被搶走

不過,多位第3組委員認為,檢察體系變革的議題,確實是爭議根源。首先,就檢察官定位的議題,第3組依法務部建議,將此議題排入4月12日會議,討論順序排在評鑑的議題後。據指出,瞿海源事先已先與法務部參事陳瑞仁談好,不要變更議程,免得又浪費時間,沒想到,陳卻提案要求先討論定位,原因就是張靜要在4月14日的第4組會議提案,陳不希望這議題被第4組搶走。

陳瑞仁。(取自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轉播畫面)
瞿海源事先已先與法務部參事陳瑞仁(見圖)談好,不要變更議程,免得又浪費時間,沒想到,陳卻提案要求先討論定位。(取自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轉播畫面)

張靜1日受訪指出,他4月初就已提案要討論檢察官定位,因為這與該組討論的審、檢分流議題有關,只是因為討論時間不及,他才一再順延提案;此外,他也聽說,法務部原本根本不想在第3組討論檢察官定位問題,因為他的提案可能會放到4月14日的會議上討論,陳瑞仁聽到風聲,才在4月12日提議變更議程。

楊雲驊不滿人民評鑑法官、檢察官 投書媒體

對於楊雲驊的投書,有委員說,楊的不滿明顯是針對第3組通過讓人民可以直接請求對法官、檢察官進行評鑑的決議。根據現行制度,法院、檢察署或律師公會可聲請評鑑,人民必須透過特定團體,目前大多是透過民間司改會。

20170503-政大法律教授楊雲驊(總統府提供)
對於楊雲驊的投書,有委員說,楊的不滿明顯是針對第3組通過讓人民可以直接請求對法官、檢察官進行評鑑的決議。(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根據會議記錄,當天此案有11票支持,楊雲驊和林鈺雄都堅決反對。在討論過程中,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常務董事、醫師廖英藏發言表示支持,他說,人民可以直接投訴醫生,為何不能讓人民直接投訴檢察官、法官?他的發言也引起好幾位非法律人委員的呼應,投票結果,剛好過半通過。

檢察體系改革 要在非法律人支持才能通過

關於檢察體系改革的問題,提案人尤伯祥2日受訪時指出,1999年全國司改會議曾作出多項決議,檢察官應定位為行政官,當時也獲得多數支持,但當時的法務部長葉金鳳行使否決權,推翻決議,可見司改由法律人關起門討論,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第3組決議讓人民直接投訴檢察官、法官,評鑑機制才能受人民信賴,這是該組最重要的決議,也是在非法律人支持下才通過。

20170118-立法院.「民間VS官方司改議題~民間司改會發表司改國是議題」記者會.律師尤伯祥(陳明仁攝)
關於檢察體系改革的問題,提案人尤伯祥2日受訪時指出,1999年全國司改會議曾作出多項決議,檢察官應定位為行政官,當時也獲得多數支持,但當時的法務部長葉金鳳行使否決權,推翻決議。(資料照,陳明仁攝)

有幾位委員認為,退出國是會議的委員,不斷在「埋梗」,藉由各種理由打擊國是會議的正當性,意圖把國是會議搞臭,讓政府最終不敢貿然推動會議的結論,因為國是會議通過的改革方案,都將衝擊到部分人的利益和權力。

徵詢時即知道規則 「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答應」

有委員說,委員在被徵詢要不要參與國是會議的時候,就已知道這些遊戲規則,到了分組會議都開了超過2/3,才又質疑,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答應。

面對有委員退出引發的紛擾,第4組委員、台南地方法院法官陳欽賢日前曾在臉書發文指出,有代表NGO的委員問他會不會退出,他說:「不會」。而他沒說的是,就算其他法官都退出(這不可能發生),他也不會退出,「跟這群人努力,是我的榮幸,如同跟值得尊敬的法官夥伴同庭審判一樣」,無論那位NGO委員相不相信,「我都要跟他們一起完成我們對自己共同的承諾」。

20170414-「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第四次會議,陳欽賢。(甘岱民攝)
台南地方法院法官陳欽賢日前曾在臉書發文指出,有代表NGO的委員問他會不會退出,他說:「不會」。(資料照,甘岱民攝)

陳欽賢1日受訪時指出,國是會議討論的議題、作成的決議,都與社會對法官的不信任有關,且信任度可以說低到非常「淒慘」,這個發現是他的最大收穫,他非常希望有一天,「社會和人民能信任我們」,所有能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他都願意嘗試,他也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所改變。

陳欽賢:國是會議了解問題並判斷,本來就有風險

陳欽賢指出,保守是司法的特性,而司法很多問題都存在已久,要國是會議委員利用3至4個月的時間,了解這些問題,並做出正確判斷,本來就是有點風險;再加上國是會議的決議,包括例如對法官晉用、評鑑、淘汰的改革等議題,都對現狀衝擊很大,法官會有疑慮,「我覺得是合理的」,因為法官握有國家權力,這些風險影響的不只是法官,也是整個社會。

陳欽賢說,他一開始就猜,他可能會被推薦參加國是會議,因為他的想法和多數的法官都不一樣,當他真的被推薦後,他就認為,「也許是他們(司法院)想要改變」,才會找他去參加,而他也是願意冒風險的人;他相信,社會對法官的不信任已經到了谷底,「任何改變都有可能是機會」。

李明鴻:會議是讓法律人和非法律人溝通的很好平台

第5組委員、台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法官李明鴻5日受訪指出,他在該組主要負責「兒少與性別友善司法制度檢討」工作小組,在這2個多月以來,除了2週1次的正式會議,也開過大約4至5次的工作小組會前會,要研讀很多資料,討論的議題範圍很廣泛,各部會也都提出報告,確實要花很多時間。但他認為,這個會議是讓法律人和非法律人溝通的一個很好的平台。

20170302-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五組會議,委員李明鴻。(盧逸峰攝)
委員李明鴻認為,這個會議是讓法律人和非法律人溝通的一個很好的平台。(資料照,盧逸峰攝)

李明鴻指出,同組的非法律人有各領域的專家,他們提出的意見,很多是他平常沒有注意到的觀點,透過討論,他也更了解為何外界對司法有那麼多批判;同時,他也就有些因法官依法裁判義務而造成的誤解,向委員說明,澄清誤解,他會繼續開會,因為他認為,對司法體系來說,這個平台是可以發揮作用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