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塵埃尚未落定,歷史已然改寫

2017-04-25 06:30

? 人氣

法國總統大選23日進行第一輪投票,極右派候選人勒潘晉級第二輪,引發民眾「反法西斯」抗議(AP)
法國總統大選23日進行第一輪投票,極右派候選人勒潘晉級第二輪,引發民眾「反法西斯」抗議(AP)

法國在1945年到1975年間曾經歷所謂的「黃金30年」(Trente Glorieuses),但1980年代之後逐漸陷入經濟發展停滯的泥淖,失業率從來沒有降到7%以下,奧朗德上任至今超過10%,18至24歲的青年世代更高達24%。安全問題是法國民眾心頭另一個痛處,從2015年初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事件到本月投票前的香榭麗舍大道(les Champs-Élysées)槍擊案,恐怖攻擊已奪走239條無辜人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項調查顯示,緬懷往日美好時光、覺得今不如昔的法國民眾,已從2006年的34%增加到2014年的47%。

國族認同與全球化,自由派與反自由派

馬克宏與勒潘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崛起,為法國民眾帶來新選擇與新希望。但兩者的取向南轅北轍,關鍵不再是傳統的左派/右派之分,而是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與全球化(globalization)。面對這兩個近年席卷西歐與美國社會的議題,馬克宏與勒潘分別是自由派與反自由派的旗手;英國公投脫離歐盟與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則是他們的前車之鑑或他山之石。

法國總統大選4月23日進行第一輪投票,中間派候選人馬克宏與極右派候選人勒潘勝出(AP)
法國總統大選4月23日進行第一輪投票,中間派候選人馬克宏與極右派候選人勒潘勝出(AP)

勒潘繼承父親老勒潘(Jean-Marie Le Pen)的衣缽,雖然力圖淡化民族陣線的納粹餘孽和反猶太色彩,但是絕不會忘懷自己「民粹民族主義女武神」的職責。勒潘主張大幅限縮移民、壓制伊斯蘭教勢力、仿效英國脫歐(Brexit)推動「法國脫歐」(Frexit)、廢棄歐元恢復法郎、退出《申根公約》(Schengen Agreement)、推行「法國優先」的經貿保護主義、脫離北約(NATO)、與俄羅斯全面修好。

馬克宏則是要擺脫左派右派對立的窠臼、堅定支持歐盟與歐元、捍衛自由市場與自由貿易、主張持續對移民敞開國門、反對任何歧視穆斯林的政策。此外他也提出較為務實的經濟政策,全力推動科技化與數位化創新,改革深受企業界詬病的勞動法規,大手筆精簡政府人事與開支。

誰是政治上的對手、誰是共和國的敵人

相對照可知,馬克宏與勒潘之爭不但是政策主張之爭,更是兩個世界觀的鬥爭。因此也不難理解,在這兩人確定進軍第二輪決選之後,社會黨與最大在野黨「共和黨」(LR)的領導人物幾乎第一時間就站出來,呼籲支持者在5月7日決選中改投馬克宏,絕不能讓勒潘有可乘之機。社會黨總統候選人阿蒙(Benoît Hamon)就說:「誰是政治上的對手、誰是共和國的敵人,事關重大,我們分得一清二楚。」

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極右派候選人瑪琳.勒潘(AP)
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極右派候選人瑪琳.勒潘(AP)

這樣的局面,勒潘應該並不陌生,因為她的父親老勒潘選過5次總統,2002年(第4次)大爆冷門殺入第二輪,但是被左派與右派共築的「共和國陣線」(Front républicain)擋下,慘敗給尋求連任的右派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得票率不到18%。

當然,今年歐洲民粹民族主義陰影籠罩,勒潘又有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兩大「黑天鵝」助陣,恐怕不會像父親一樣那麼容易被封殺。勒潘在2011年1月接掌民族陣線,帶領這個走偏鋒的邊緣組織,躍升為政壇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黨員人數翻了4番,過程中甚至不惜整肅自己的父親,充分展現她的意志力與手腕。現在整個民族陣線就是勒潘個人的選舉機器,絕對不可小覷。

法國總統大選4月23日進行第一輪投票,中間派候選人馬克宏的支持者歡欣鼓舞(AP)
法國總統大選4月23日進行第一輪投票,中間派候選人馬克宏的支持者歡欣鼓舞(AP)

回頭來看馬克宏,5月7日他不但要贏,而且要大贏,得票率低於6成就不及格。「前進!」不只是他的選舉機器,更是一個全新型態的政黨,去年4月成立至今,短短一年已召募到25萬名黨員,足足是社會黨的2倍有餘。

決選過後5個星期,就是法國國民議會全院改選,「前進!」將在全國557個選區每一區都提名,許多社會黨的重量級人物已帶槍投靠,如果馬克宏能夠在5月7日高奏凱歌,那麼他與「前進!」有希望再次創造政治奇蹟,一舉掌控行政權與立法權。難度相當高,但絕不是不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