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泡沫,可能延燒成「世界經濟大恐慌」嗎?《大前研一全球趨勢洞察》選摘(1)

2017-05-12 05:20

? 人氣

實際上, 中國經濟仍留有濃厚的統治經濟色彩。我目前在當地經營公司, 最能了解這一點。每年春天一到, 市政府就會要求企業主「 薪資調漲一五%」。就算企業主提出抗議,表示「調漲一五%這麼多,公司會撐不下去」,市政府就會說「這是命令」,不容民眾置喙。中國社會凡事都講求許可、核准,若企業主不從命令,就會被吊銷執照。而中國的勞工意識在近十年來也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員工就會帶著律師找上門,因此企業無法輕易地辭退員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拜這些規定之賜,我經營公司至今已逾十年,原本月薪兩萬日圓的員工,現在薪水已是十萬日圓。

中國人力成本飛漲之快,已經到了在日本做生意比較划算的地步。廣東省的紡織業光是這一年來就有四千家企業關門大吉,改逃向越南、柬埔寨、緬甸和衣索匹亞等地。

鄧小平曾說過「要讓能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中國政府則是向國民承諾,要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大家富起來。

最顯而易見的富裕,就是每年都調漲薪資,所以中國政府多年來才會一直實施薪資管制。薪資上漲,物價也跟著上漲,這是市場經濟的原則。但中國連物價都受到控管。薪資成本每年上漲,企業卻不能轉嫁到價格上,所以資方的處境很艱苦。

從土地轉移到股市的「政府作多」

中國政府過去唯一沒有控管的,就是不動產價格。中國國內所有土地都歸共產黨政府所有,農民都向政府租借土地,因此要收回非常容易。市政府以廉價徵收和以地換地的手法,向農民奪取土地,以供建商開發。將農地轉為商業用地出租,地價暴增五十倍、甚至一百倍,而中間的差額都納進了市政府的財政收入。

變出中國高速成長和土地泡沫的土地魔術,背後的基本架構就是如此。市政府的歲入平均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土地轉手獲利,甚至占比達歲入一半的案例都不稀奇。市政府既不必仰賴稅收,又可以促進都市開發,還能建置道路和港口等基礎建設,市民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建商賺飽了錢,牽線說項的政客和握有許可、核准大權的高官、甚至是和開發案相關的低階公務員,都能收到廠商的回扣,簡直是皆大歡喜。

所以,中國政府才會一直放任不動產行情飛漲,畢竟這樣對共產黨政府而言,能瓜分的餅就會變得更大。近十年來,中國興建了總長兩萬五千公里的高鐵。從鹿兒島到青森的所有新幹線,全線距離也不過約兩千兩百公里,中國的開發速度之驚人,可見一斑。

然而,不動產價格一旦飆漲過頭,買得起的人還是會變少。新成屋的空屋大增,各地的鬼城也開始多了起來。

只要賣不掉,不動產價格就會下跌。對危機特別敏感的銀行,開始緊縮不動產融資,各鄉鎮市政府及個人紛紛轉向高利率的非銀行金融機構(nonbank)借款,結果使得負債如滾雪球般增加,最後還必須把好不容易買到的不動產脫手求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