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買帳賣台原罪,國民黨自我消解存在價值

2020-04-04 06:00

? 人氣

國民黨團2月10日提出防疫紓困應編列500億特別預算,執政黨後來加碼至600億。然而特別預算,本來就是國家進入緊急、類似戰爭狀態,相關民主監督有必要放鬆的制度,等同在野黨自行放棄監督。特別預算本是訓政時期,為了因應戰爭體制的特殊制度,遺留成為民主時代的威權遺跡。立法委員賴士葆質詢監督文化部,質疑特別預算編列比例,在各部會當中特別高,站在國民黨率先提出特別預算的立場,其實已經是承認了防疫如作戰,政府便宜行事可也,在回頭檢討特別預算比例,外界只能看成吹毛求疵而已。另外,立法委員翁重鈞提出凍結80%紓困預算,熟悉議事運作者均知,這類議案終將解凍,表態和議事攻防,意義遠大於實際上禁止政府動支預算,新聞卻傳出國民黨小黨鞭蔣萬安在事前曾勸說翁(而且是在此爭議已經發生完畢後,才傳出新聞)。顯然是有心人是要操作新聞,貶低翁而抬高蔣。蔣身為黨鞭之一,卻無法藉由議事攻防凝聚己方戰力,還要瓦解本黨黨團立法監督的能量,這又是國民黨附和執政分化、操弄的一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00326-國民黨26日召開「政府應填補紓困漏洞,助交通運輸業度難關」記者會,全國租賃車自救會秘書長戴志剛出席。(盧逸峰攝)
作者認為,國民黨在紓困條例這一戰,出現了在野黨自行放棄監督的情況。圖為國民黨26日召開「政府應填補紓困漏洞,助交通運輸業度難關」記者會。(資料照,盧逸峰攝)

政府推動防疫,而有不鼓勵大型集會(但只用指引,而非負責地制定行政命令)、不鼓勵滯陸國人返台、不鼓勵甚至禁止國人出國等措施,合法性屢屢引發質疑。被吹捧成「防疫英雄」,無論是醫事人員、警察、里長、學校師生,一方面社會高度讚揚,但另一方面這些讚美都是虛的,隨時都轉而批評相關人是自私、是防疫破口,壓力湧入而至。政府不但相關措施合法性很有疑義,而且有意無意間操作輿論風向分別攻擊特定族群,輪番要求大家愛台灣。例如立法委員葉毓蘭3月初在中國時報撰文「防疫管制不必看風向」,質疑醫事人員禁止出國法源不明,強調光明正大依法行政,16日卻在臉書肯定政府禁止師生出國的作法。之前監督政府要有明確法源依據的立場,隔了半個月就成了「防疫破口」。如此的問政立場,只會加深支持者的不信任,立場的轉變不會讓原本不支持者轉而支持;反而原先感受到為其說話的族群,卻會深深地失望。

稱職在野黨 需要賣台指控的免疫力

議事策略上,少數黨的幹部替執政黨馴化黨內主戰派,促成少數黨與執政黨合作,在個別少數黨幹部、意見領袖政治利益催化下,屢見不顯。如果合作的主題有改革的進步意涵,就能促成好的政治變革,例如第四次修憲國民兩黨合作;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制定時,謝長廷等與趙少康等的跨黨派合作。但如果沒有指導理念,而是少數黨幹部基於自己利益,與執政黨聯手馴化同志,例如林昶佐與洪慈庸協助民進黨,試圖摧毀時代力量;或是林為洲用可笑的臉書五萬人粉絲、放話部分不分區留校察看,可能撤銷部分區資格等要求,來攻擊自己同志,則就只是賣弄低級的賣台罪惡感。倘若被馴化的黨內同志,自己若不能看透這一切,檢視自己為代言族群爭取多少利益、制衡行政到什麼程度;只會客套交關,只會計較禮數,只數期別輩分,不問原則方向,不過問法令職權,不在乎政策績效,就相當的危險,宛如自囚青島東路的深宮,沉迷於自己廣受敬重的錯覺。

泛綠陣營分化族群、操弄民主,令人恐怖顫慄;然而可能監督的國民黨團,其實在心底是買帳泛綠的賣台指責,一旦風向、輿論高漲,就走避甚至附和當道,從監督者搖身變成啦啦隊。對比友好藍營的媒體(無論網媒紙媒),其維護民主不應限縮言論人權、不應以分化族群操弄民主的論述,無論在深度或一貫上皆遠勝國民黨團;只會讓人覺得國民黨團天天談1450網軍、查水表、反年改、挺軍公教警消…,口號喊得再多,都只是取暖,只是機會主義和自我安慰。未能在關鍵時刻堅持,支持者感受到的就只是騙選票。

*作者任職於公家單位,過去曾任非營利組織專員、競選活動、英文補習班助教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