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2017奧斯卡入圍名單:好萊塢是「白種老男人」的權力遊戲嗎?

2017-02-25 12:00

? 人氣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AP)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AP)

好萊塢在意識形態上雖然往往自詡為自由、進步、多元(相較於刻板印象裡美國中西部的保守派白人選民),但不可諱言,美國的電影工業實際上多由猶太裔白人高層主導的娛樂集團所掌控。這些大型片廠展現的經營策略及藝術實踐,往往反映出美國主流市場的保守光譜。儘管檯面上的好萊塢明星熱中於平權及公益議題,但他們和普羅大眾相較下不成比例的財富及豪奢生活,也讓他們參與政治辯論時經常被對手反批雙面及偽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奧斯卡頒獎典禮即將在台灣時間27日上午舉行(AP)
奧斯卡頒獎典禮即將在台灣時間27日上午舉行(AP)

多年來主辦奧斯卡電影獎的美國電影藝術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每年透過旗下15個分支部門及6千多名會員投票決定入圍及得獎名單,然而《洛杉磯時報》2012年發表的調查報導指出:影藝學院的會員平均年齡為62歲,當中有94%是白人、77%是男性,黑人及拉丁裔成員加總起來不超過5%,與美國實際的人口組成相去甚遠。換言之,奧斯卡並非檯面上年輕貌美明星們嘴皮上倡議的多元政治,反而是一群屬於好萊塢「白種老男人」的權力遊戲,學院整體的價值光譜反而可能更傾向建制派(establishment)的保守菁英品味。

「奧斯卡好白」運動的政治衝擊

奧斯卡獎在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沒有任何少數族裔演員入圍,加上描寫金恩博士民權運動的《逐夢大道》(Selma)、傳奇黑人饒舌團體N.W.A傳記片的《衝出康普頓》(Straight Outta Compton)接連在主要獎項遭受漠視,進而引發少數族裔及平權運動者不滿,在推特上發起「奧斯卡好白」(#OscarsSoWhite)運動,威爾史密斯夫婦、導演史派克李等人亦高分貝響應,拒絕出席頒獎典禮來表達嚴正抗議。

因此,去年影藝學院試圖平衡表面上的「黑白落差」,特別請來非裔喜劇演員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擔綱典禮主持人,但由於洛克在台上頻頻以亞裔刻板印象來開玩笑,不僅未平息黑人明星的怒火,反而節外生枝得罪另一派少數族群,刺激名導李安及《星艦迷航記》(Star Trek)演員喬治武井等人發出聯合聲明,要求影藝學院正視內部種族多元性不足的問題。

追根究柢,「奧斯卡好白」的現象根植於影藝學院遴選會員的遊戲規則 :

第一,要成為會員必須有電影代表性,若好萊塢工業體制(乃至全球電影市場)對有色人種已有先天性的歧視,少數族裔的從業人員自然不易獲得學院認可;

第二,奧斯卡會員採終生榮譽制,即便你是和電影圈脫節已久的老人,每年仍可享有提名及投票權,加上2004年後學院限定每年至多只能新增30名會員,新血汰換速度勢必極慢;

第三,奧斯卡入會機制採邀請及推薦制,除了奧斯卡入圍者之外,其餘候選人必須有另外2名會員的擔任「保證人」(sponsor)才可獲得會員資格,換言之,影藝學院的入會機制是一場屬於「自家人」的賽局,弱勢的外來成員很難打入白人菁英的小圈圈。

2013當選影藝學院主席的雪柔布恩艾薩克斯(Cheryl Boone Issacs)恰巧就是一名非裔女性,當學院因「奧斯卡好白」聲浪而成為眾矢之的後,她也在媒體前宣示改革的決心,發起數項改革措施:一、學院會員身份改採10年制,10年內未產出任何電影者將可能被剔除投票資格;二、主席將提名3名少數族裔成員加入學院董事會(Board of Governors),三、學院將在既有的遴選機制外,發起全球性的會員邀請方案,目標是在2020年前讓女性及少數族裔會員的人數翻倍成長。

雪柔布恩艾薩克斯(AP)
雪柔布恩艾薩克斯(AP)

這個改革方案似乎已在今年奏效,根據艾薩克斯在今年奧斯卡入圍午宴的致詞指出,過去一年影藝學院一口氣新增了683名會員,當中46%為女性、41%為有色人種,在多元性議題上「促成了實質的進步」。

但另一方面,去年《經濟學人》在一篇統計了21世紀以來所有奧斯卡入圍獎項的分析報導中,指出非裔演員於過去十幾年來能見度大增,入圍機率相較於其他族裔並不算低(甚至略高於實際人口比例),因此銀幕上的「黑白失衡」只是種族議題的冰山一角,拉丁裔、亞裔演員在奧斯卡獎季的近乎隱形,以及導演與攝影等專業領域中缺乏少數族裔及女性參與的現象,亦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破紀錄的「有色人種年」

或許是為了刻意回應去年「奧斯卡好白」的爭議,加上學院的改革方案奏效,今年奧斯卡入圍名單顯得格外多元,二十位演技獎入圍者中破紀錄地出現了六名黑人演員。除此之外,《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的金柏莉史多華(Kimberly Steward )是繼歐普拉(Oprah Gail Winfrey)後第二位角逐最佳影片的黑人女性製作人,為《異星入侵》(Arrival)掌鏡的布萊佛楊(Bradford Young)則是史上第2位入圍奧斯卡的黑人攝影師,《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的喬伊麥米倫(Joi McMillon)則是首次入圍剪輯獎項的黑人女性,而前陣子以嘻哈歷史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在東尼獎大放異彩的創作人林馬努艾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亦以《海洋奇緣》(Moana)的主題曲〈海洋之心〉(How Far I'll Go)問鼎小金人的最佳歌曲獎。

《海邊的曼徹斯特》(AP)
《海邊的曼徹斯特》(AP)

除了非裔族群在個人獎項的優異表現,今年不少入圍作品亦從多重角度勾勒黑人族群在當代美國的複雜生命經驗。改編自普立茲獎劇作的《藩籬》(Fences)從50年代的黑人勞工家庭描寫其中的性別衝突和親情桎梏,縱使全片場景集中在一棟破舊老屋的室內及後院,但男主角生平飽受欺凌、出獄後鬱鬱不得志的蒼涼自述,深刻呼應了黑人普遍的結構性貧窮問題;

《藩籬》(AP)
《藩籬》(AP)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以3段式章節敘述黑人同志男孩在90年代邁阿密的殘酷蛻變經驗,導演貝瑞傑金斯受亞洲電影影響甚深,王家衛式的強烈色彩美學、音韻流動般的運鏡,為這段苦澀的成長故事增添了唯美的詩意;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AP)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AP)

《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用通俗手法描寫60年代種族隔離背景下,黑人女數學家幫助美國火箭升空的真實勵志故事;

《關鍵少數》(AP)
《關鍵少數》(AP)

入圍最佳女主角獎的《愛侶》(Loving)亦改編自60年代史實,以不慍不火的手法描摹一對因跨種族通婚罪而飽受司法迫害的夫婦,全片著眼於生活中的平凡微小時刻,講述兩人相惜相守的真情、謙抑卻堅韌的姿態,如何在憲法官司中撼動體制,樹立上個世紀「婚姻平權」的里程碑。

《愛侶》(AP)
《愛侶》(AP)

劇情片項目中非裔故事題材百花齊放,5部入圍最佳紀錄片的作品更有4部出自黑人導演手筆,且大多淋漓盡致地剖析了美國社會的種族原罪:

《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在8小時的宏大篇幅中精彩演繹了加州的種族歧視及警察暴力,如何在90年代辛普森殺妻案中扭曲這場轟動全國的「世紀審判」;

《逐夢大道》女導演艾娃杜佛娜(Ava Duvernay)則以《第十三修正案》直視種族議題的深層結構,剖析從尼克森到柯林頓時代的嚴刑峻法、財團將監獄私有化的官商勾結,如何讓黑人在社會底層永不得翻身,並直接呼應了近年因警察濫用武力而掀起的「黑人生命平權運動」(Black Lives Matter);

另一部由海地導演拉烏爾佩克(Raoul Peck)執導的《我不是你的黑鬼》,則請來黑人明星山繆傑克森朗誦60年代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的手稿,省思美國種族歧視的歷史根源,並且追憶金恩博士、麥爾坎X等民權運動領袖的遺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