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恐顛覆WTO仲裁機制

2020-01-24 09:00

? 人氣

產業官員說,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MU)長期以來一直抱怨中國競爭對手試圖剽竊其半導體技術,該公司正在考慮使用這種新的爭端解決機制迫使北京方面停止其做法。但美光的情形與其他公司不同。該公司是少數將不滿公諸於世,還尋求政府援助的公司之一。去年9月,川普總統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美國正試圖為美光「伸張正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他公司可能因為擔心中國的報復,而表現得更加猶豫不決。為了鼓勵他們挺身而出,該貿易協定表示,美方可以依據保密資訊向中國提出申訴。科技公司產業組織資訊技術產業協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uncil)執行副總裁凱爾默(Josh Kallmer)表示,這對某些公司來說可能會有效果,他們可能會對某項廣泛影響美國公司的法規也有類似不滿

凱爾默說,雖然他更喜歡透過仲裁小組解決糾紛,但第一階段協議的機制發出一個訊號,表明美國多麽認真看待執行面。

若該系統發揮的作用如美國所希望的那樣,其他國家肯定會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實施類似措施。芝加哥保爾森基金會(Paulson Institute)中國問題專家戴青麗(Deborah Lehr)表示,這將重塑全球貿易體系,並催生出一系列單獨的單邊執行機制。

戴青麗稱,歐洲人也會推動同樣的事情,否則,(他們)將處於不利地位。

確實,這種做法賦予各國針對爭端加徵關稅的自由,而不是訴諸WTO,可能會進一步削弱這個總部位於日內瓦的貿易組織。雖然美國預計中國不會太常使用該機制,但這也並非永遠不變。

例如,美中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有項條款是,如果中國認為美國透過「行動或不作為」妨礙其履行採購承諾的能力,中國有權要求磋商解決。這項條款的措辭模糊,可能應用在某些美國出口規則上,這些規則導致中國不能購買所需高科技產品;又或者可能可以指稱讓農產品吃起來不安全的美國食品安全問題等等。

貿易專家表示,中國可基於此類事情向爭端解決小組提出投訴。

如果中國在磋商後推進關稅措施或其他制裁,即使美方認為中方的行為違背承諾,也得先退出該協議才能採取反制。這也將替美國政府帶來壓力,必須堅守該協議。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稱,這個執行機制若不是能強化協議的其他部分,就會成為該協議走向破局的驅動因素。

文/Bob Davis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