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蜜蜂授粉業」嗎?他不只開班教養蜂,未來還要推「專業服務」助瓜農授粉

2019-06-04 08:20

? 人氣

不少瓜農每季都向蜂農購買蜜蜂用於授粉,卻因不善養蜂,導致授粉效果不佳、或是讓蜜蜂輕易死去。示意圖。(廖羿雯攝)

不少瓜農每季都向蜂農購買蜜蜂用於授粉,卻因不善養蜂,導致授粉效果不佳、或是讓蜜蜂輕易死去。示意圖。(廖羿雯攝)

蜜蜂除了採集花蜜以外,更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授粉媒介,與鳥類、蝙蝠等物種廣泛影響全世界35%的作物產量。在台灣,受到影響最深的莫過於瓜果類作物,如絲瓜、小黃瓜、西瓜...等,因瓜果類花粉粒黏重,單靠風難以傳播,需仰賴蜜蜂授粉提高結果率,不少瓜農每季都向蜂農購買蜜蜂用於授粉,卻因不善養蜂,導致授粉效果不佳、或是讓蜜蜂輕易死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解決瓜農的困境,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裕文率領團隊,提出「蜜蜂授粉業」計畫,並獲得科技部的專案計畫補助,將在未來1年內和國內企業攜手合作,師法國外,建立起屬於台灣、專職協助瓜農授粉的養蜂業別。

為什麼要推「蜜蜂授粉業」?

「蜜蜂是農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陳裕文說明,授粉作用完不完全,和瓜果類的果實品質息息相關,許多瓜農會自行向蜂農購買蜜蜂來授粉,但瓜果類開花結果之時正好也是蜂農採蜜的季節,倘若當季才買,勢必得用高價收購;若選擇在產季以外購買蜜蜂,價格雖然較低,卻得自行養放,等待花期到來。

長期在地方農改場協助教授養蜂班的陳裕文說,過去在養蜂班碰到不少瓜農修課,想要自己養、自己授粉,不過瓜農終究不是整日與蜂為舞的專業蜂農,往往養不到產季蜜蜂就死了,「而且授粉這件事,也不是把蜜蜂搬進去就搞定了。」他提到,生病的蜂隻、或者花期較長時,都需要管理蜂群;正因為看到了這樣的需求,才會萌生推行蜜蜂授粉業的念頭。

20190602 upload-羿雯專題-蜜蜂、蜂蜜、養蜂、蜂農。(廖羿雯攝)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裕文說,「授粉這件事,也不是把蜜蜂搬進去就搞定了。」(廖羿雯攝)

陳裕文表示,其實蜜蜂授粉行業在歐美頗為盛行,如美國的杏仁果、蘋果、櫻桃等,許多果農都和蜜蜂授粉業者合作,「一個養蜂箱去一次,不到1個月就要價250美元(約台幣7900元)。」而作物授粉所需要的蜂類數量動輒十數箱,業者收益相當可觀;對於果農來說,與其每季都要花錢買蜂、授粉又難以控制,不如交由專業授粉團隊處理。

「外來種授粉完還得銷毀」 他們盼培育本土熊蜂

所有蜂類中,蜜蜂是最有效率的授粉動物,一箱蜂群平均包含5萬隻蜜蜂,每一次採集飛行只採同一種花,且會共同合作採集同一區域的蜜源,有效授粉機率高,但也不是所有作物都由蜜蜂授粉。

陳裕文舉例,桃太郎蕃茄比較大顆,倚靠熊蜂授粉,國內有些果農會從國外進口熊蜂,由於是外來種,僅限在密閉溫室裡釋放,授粉結束後還得銷毀;如果不用熊蜂、改以生長調節劑,讓番茄沒有授粉也能結果,果子的品質通常較差。

「如果可以培育本土的授粉熊蜂就不會有這個問題。」陳裕文說,未來將由其團隊提供技術和教學,合作企業負責培養授粉蜂、尋找願意合作的潛在農友,雙方初步鎖定宜蘭的甜瓜與溫泉桃太郎番茄之果農為最主要的合作目標,進行市場調查。生產哈密瓜聞名的壯圍鄉農會已經答應釋出部分野外瓜田參與這項計畫——當然,現階段仍是零收費的。

20190602-蜜蜂、蜂蜜、養蜂。(取自PollyDot@pixabay/CC0)
台灣和美國相比,作物面積較小、產期分布相對集中,「蜜蜂授粉業」的市場需求仍屬未知。示意圖。(取自PollyDot@pixabay/CC0)

「蜜蜂授粉業」計畫從今年6月正式啟動,可以預見的是,台灣和美國相比,作物面積較小、產期分布相對集中,市場需求仍屬未知;加上台灣的瓜果農習慣買斷授粉動物,也不見得願意為了專業授粉付費,在推行上擁有不小難度,陳裕文仍然期許,未來能夠找到蜜蜂授粉業在台灣最適合的經營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羿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