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8 09:00
隨著網路世代及閱讀風氣下降的時代來臨,引發書店倒閉潮,而剩餘的獨立書店更是咬牙苦撐。示意圖。(盧逸峰攝)
你還會逛書店嗎?紙本書閱讀風氣下降、網路書店折扣一家低過一家,早就都不是新聞,尤其沒有財團、大型資本支持的獨立書店,面對衝擊,所受傷害又更加嚴重;在書店已經很難只賣書的時代,《風傳媒》規劃「未來書店演化論」專題報導,一窺書店能否在危機中鑽出轉機?
大部分的書店老闆都體認到,賣書很難養活一家店。
面對閱讀風氣逐年降低及網路衝擊,書店倒閉潮已非新鮮詞彙,如台北市重慶南路過去超過百家書店林立,如今僅剩個位書店家苦撐。從文化部2017年度全國實體營運調查更可看出,51.9%書店每月營業額僅在10萬以下。
從紙媒到數位,我們不忘初衷,邀您與我們攜手前行
1987年3月29日《新新聞》周刊創刊。那是台灣劇變的時代,但報禁摀住了人民耳目,人民沒有足夠訊息瞭解台灣到底往何處走?在這個時候,《新新聞》這個標榜「自由報業第一聲」的獨立新聞週刊出現,帶給台灣民眾新視野,看清劇變中的台灣與世界。
創刊至今,台灣經歷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首屆總統民選、台海危機、太陽花運動、三次政黨輪替、兩岸從融冰到再次冰凍......等等深遠影響台灣的重大事件,《新新聞》忠實地記錄下每個歷史關鍵時刻,並提出深刻尖銳的針貶批判。
34年來,《新新聞》週刊維持初衷,不忘當年做為「自由報業第一聲」的自我期許,秉持「公正」、「真實」、「進步」的信念,超過1750個星期,每週出版的《新新聞》周刊是民眾與各領域決策者掌握台灣重大議題所信賴的媒體。
不過科技改變了傳播模式,數位傳播成了閱聽人獲取資訊的主要管道,紙本媒體的功能逐漸弱化。《新新聞》決定先集中資源全力經營數位領域,暫停發行紙本週刊,以期在數位領域做出更好的成績。
在數位化的路上,請繼續支持我們,一起攜手前行。
只需您贊助一杯咖啡,就能以行動支持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