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09:30
美國根據《香港自治法》祭出的第一波制裁名單,層級直接上到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左前)。(美聯社)
美國對香港開鍘早有跡象。美國5月以來,對違反新疆人權的高官與企業祭出制裁,可視為對香港出手的練兵。國務卿龐佩歐於6月26日宣布,將禁止違反香港自治的中共官員入境。即便如此,輿論界當時仍認為美國不會真的出手,法令只是紙老虎。
面對此次制裁,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稱之「不痛不癢」;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說要寄百元美金供川普凍結;林鄭說會主動註銷訪美簽證。這些取暖的表態,恐怕沒有認清美國制裁的內容與後續效應……
從紙媒到數位,我們不忘初衷,邀您與我們攜手前行
1987年3月29日《新新聞》周刊創刊。那是台灣劇變的時代,但報禁摀住了人民耳目,人民沒有足夠訊息瞭解台灣到底往何處走?在這個時候,《新新聞》這個標榜「自由報業第一聲」的獨立新聞週刊出現,帶給台灣民眾新視野,看清劇變中的台灣與世界。
創刊至今,台灣經歷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首屆總統民選、台海危機、太陽花運動、三次政黨輪替、兩岸從融冰到再次冰凍......等等深遠影響台灣的重大事件,《新新聞》忠實地記錄下每個歷史關鍵時刻,並提出深刻尖銳的針貶批判。
34年來,《新新聞》週刊維持初衷,不忘當年做為「自由報業第一聲」的自我期許,秉持「公正」、「真實」、「進步」的信念,超過1750個星期,每週出版的《新新聞》周刊是民眾與各領域決策者掌握台灣重大議題所信賴的媒體。
不過科技改變了傳播模式,數位傳播成了閱聽人獲取資訊的主要管道,紙本媒體的功能逐漸弱化。《新新聞》決定先集中資源全力經營數位領域,暫停發行紙本週刊,以期在數位領域做出更好的成績。
在數位化的路上,請繼續支持我們,一起攜手前行。
只需您贊助一杯咖啡,就能以行動支持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