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沙埋實屬自然循環 「迴避」與「補償」才是永續發展的要點

2021-12-17 00:07

? 人氣

沙來沙往實為自然現象。濕地學會研究員黃守忠表示生態研究需以長遠的變動歷程進行分析。(圖/台灣中灣粉絲專頁)

沙來沙往實為自然現象。濕地學會研究員黃守忠表示生態研究需以長遠的變動歷程進行分析。(圖/台灣中灣粉絲專頁)

桃園大潭藻礁為全台分布區中面積最大的礁體,據推論約有7500年的歷史,對於台灣中油規劃於觀塘工業區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民眾紛紛提出侵擾延岸生態的疑慮,也讓保護藻礁成為近幾年備受關注的環保議題之一。然而藻礁雖然被譽為「海洋生物的育嬰房」,成長條件與大眾熟知並稱之「海洋的熱帶雨林」的珊瑚礁並不相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珊瑚礁需在水溫較高、陽光充足以及水質清澈的穩定環境才能生長,與此相對,為了提高自身在大自然法則下的竸爭力,藻礁能夠在鹽度變化較大的泥沙岸、潮間帶等環境下生存,因此對於適應力相當強韌的藻礁生態而言,對其影響程度較高的,是水質與漂沙。

曾做過藻礁調查的濕地學會研究員黃守忠表示,台灣的東部、北部為岩岸,西部為沙岸,桃園海岸則位於兩者之間,既有礁石亦有泥沙,他稱之為「過渡型海岸」。而分布於此的大潭藻礁因漂沙所致,時而裸露、時而沙埋的狀態,其屬自然現象,周圍工程進行之後,大潭藻礁受到間接影響,才如大家目前所見,處於長時間露出在外的狀態。

藻礁雖然能在較為不佳的條件下繼續形成,一旦受到泥沙掩蓋仍然會造成生態消亡。黃守忠身為當年「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評估學者之一,表示當初也將此狀況列為相當嚴重的結果,然而進一步深究之後,漂沙是海岸附近的泥沙受到颱風、漲退潮等因素,隨著海流移動的現象,而桃園海岸屬於岩、沙兼具的過渡型海岸,依長久的變化歷程來看,沙來沙往其實是個自然循環。從地質學的科學角度來看,造成生態變動的原因有很多,僅管工業建程是其中之一,與大自然相比,不盡然為主要因素。

黃守忠也提到,人類是自然界中的一環,開發建設對鄰近環境的影響難以避免,自己前往現場視察,便是為了協助將生態理念應用進工程設計,推動「迴避」與「補償」的運行。迴避,即是將開發路線避開生物的棲息空間;補償,則是提供自然生態修復、保育的作法,以大潭藻礁為例,維護生態不一定要劃入保護區,建立監督委員可做到更嚴格的監控和把關,如何在未來的開發建設做到迴避與補償,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才是永續發展的考量重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