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缺水危機日益升高 替代水資源調查勢在必行

2017-09-06 16:40

? 人氣


地調所也調查目前山區具備地下水庫潛力的場址,包括:濁水溪中游段的名竹盆地(位於名間、竹山之間)、埔里盆地與大台中盆地、隘寮溪流域的三地門與林邊溪流域的二峰圳;其中,名竹盆地位於濁水溪與清水溪之匯流處,水文地質條件佳且集水面積廣,地下水補注性能極佳,且尚未有明顯抽水行為,是目前評估出中段山區最佳的取水候選場址。若未來評估名竹盆地具開發潛能,期望可減少其沖積扇的抽水量,來舒緩彰雲地區缺水壓力,達到抑制地層下陷的功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目前地調所與水利署也已建置跨單位溝通平台,共同針對名竹盆地進行完善調查評估,以建立合適的地下水管理調配策略。


地調所今(106)年度正於秀姑巒溪與卑南溪流域進行相關調查研究工作,在成果發表會上,來自工業、水利、地質、綠能等各界學者針對最新的調查進度進行深度分析,彼此交換意見,互動熱絡,各方精闢洞見是推動國土資源規劃與環境資源部施政的重要參考依據。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降雨分布,進一步減少能夠利用的水資源,產業與民生對水資源需求的同步增長,更將使水資源供需失衡的風險急遽升高,讓政府在水資源管理及運用上面臨嚴峻挑戰。


江崇榮表示:「我們必須有更高的智慧、更大的格局與更多元的方法來進行水資源發展及管理,審慎面對臺灣先天水文、地文特性與氣候變遷的考驗,務實推動地下水等替代水資源之調查實有必要。」


透過這場山區水文地質與地下水資源調查成果發表會,讓各界能看到山區地下水探勘成果與最新調查發現,激盪出更多有利台灣水資源發展的前瞻想法,各界共同努力推動水資源創新技術與整合式管理,積極實踐前瞻水環境施政計畫,達成讓台灣所有民眾都能獲得好水的理想目標。


山區地下水資源調查12年計畫


「臺灣山區地下水資源調查研究整體計畫」考量水文地質調查橫向對比的完整性,將全台之台北地區、桃竹苗地區、中彰雲地區、嘉南地區、高屏地區、宜蘭地區與花東地區等七大區山區歸併為北、中、南三段進行調查,以提高水資源管理與永續經營效能。


整體時程分為三期,共計12年時間。中段山區因下游與需水程度最高的濁水溪沖積扇接環,因此從99年至102年度已優先調查。針對中段山區特定流域進行遙測影像判釋、地球物理探測、野外地質調查、水文地質鑽探及試驗、地下水觀測站井設置及山區地下水資源評估,藉此瞭解山區地下水資源之流場分布及其量與質,俾利山區地下水資源保育,並提高臺灣山區水資源管理及永續經營之效能。


緊接在中段山區調查,103年至106年度進行南段山區調查。台灣南段山區地下水豐枯季差異極大,造成供水承載力降低,加上98年莫拉克颱風重創高屏地區水資源系統,供水不穩定成為嚴重問題。山區地下水成為能夠穩定南段地區供水的重要來源,故需要投入資源積極調查。


今(106)年度主要調查區域則為秀姑巒溪及卑南溪流域,地調所利用先進廣域地球物理探測技術與地球化學原理及各類孔內水文地質調查方法,​來​掌握臺灣南段山區地下水系統之循環機制,並透過優化數值分析模式與特選場址之現地監測系統紀錄資料,來評估臺灣南段山區地下水資源補注來源及補注效益。


此外,還引進衛星遙測分析技術與結合現地調查資料來整體評估臺灣南段山區水資源可開發潛能,建置出台灣南段山區地下水的視覺化模組資料庫,以供政府相關單位在執行水資源調配與管理策略時的重要參考。

本文經轉授權自台灣好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