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下跌幾%就該賣出?台股傳奇交易員年成交量3000億、稅繳2億,道出停損唯一標準

2024-05-29 16:13

? 人氣

股票買進之後,如何判斷何時該止損出場?台股傳奇交易員道出唯一標準。(示意圖/取自pixabay)

股票買進之後,如何判斷何時該止損出場?台股傳奇交易員道出唯一標準。(示意圖/取自pixabay)

編按:巨人傑自17歲開始進入股市,從懵懂的股市小白開始,到現在是舉市皆聞的重磅級散戶,並非交易天才的他,從高中才開始對數字產生興趣,初次接觸股市,便對數字的跳動深深感到著迷的他,就這樣一頭栽進了股海之中。

據《今周刊》報導,巨人傑過去曾接受訪問表示,2021年成交量就達3000億,繳了將近兩億元證交稅。他沒有萬貫家財撐腰,也沒有傳奇名師指導,起始本金更是只有1萬,這樣的他,究竟如何從少少的本金開始,成為生涯累計成交量破5000億的億級散戶?

最多人私訊我的問題就是停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懂得停損的投資者,其實過去的投資經歷中,也都有過一段放任虧損的時期,這些人或許是賠了不少錢,或者是賠的錢足夠讓自己感到後悔,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會開始學習如何停損。

但一開始,包含我自己也是,每個投資者都會糾結於三個問題:怎麼樣停損?賠多少錢要停損?看什麼來停損?

關於停損,坊間很多書籍或是文章,大致都會這樣教:設定一個金額或%數,賠到多少錢就要停損。這或許是最簡單且看似最有紀律的停損方式,但其實不然。

以這個方式來探討,假設現在有兩種策略,一個是長周期波段交易,另一個則是極短線當沖,而這兩種交易策略,如果停損方式同樣設定在虧損10%時砍倉,聰明人就會知道這樣做並不合適。

那麼,又有人說,可以依據交易週期去做調整,例如:長波段20%、短波段2%,但這樣一來,又會衍生出別的問題。

以長波段而言,假如我依據基本面進行投資,並利用營收來調整進出場,但中間若遇到系統性風險,跌到21%,我要不要停損?這時如果停損,那砍完倉之後有可能又會馬上漲回去,也就是所謂的假跌破。

總之,這種停損方式,事實上會衍生出各種問題。

基本上,以上這種停損,無非是投資者試圖用一個紀律、一些準則來規範自己。然而,之所以需要停損,關注焦點應該在於「看錯」。只是許多人認定的看錯,都不是「我感覺到錯了」,而是「我一定要賠多少錢,才代表我這次交易做錯了」。

在我看來,要判定自己是否看錯,根據應該是:進場理由消失,或者進場後的發展不符合預期。

因此,投資者應該在進場前,至少在進場當下,就要先清楚地定義好,什麼樣的情況是看對、什麼樣的情況則是看錯而非用一個無意義的%數或是金額,來說服自己這次的交易是錯誤的。

許多人會想設定這些%數或是金額,藉此來限制自己的交易,還有一個原因是怕自己誤判局勢而做出停損的決定,一旦停損後股價又回到自己原本預想的路線,肯定會扼腕不已,但會有這種想法,原因不外乎是投資者將每筆交易連結起來,視為一連串的過程。

事實上,看錯後退出來觀望,直到又覺得有機會的時候,才再次進場,這兩次進場之間並不會互相影響、是完全獨立的兩件事情,市場整體走勢,並不會因為你的某一筆交易是賺錢或賠錢而有所改變。

快速結論

每一筆交易都要分開看待。停損的唯一標準是:進場後發展不符合預期,即使出場後,股價又回到原先預想路線,也不必扼腕。

作者介紹|巨人傑

1993年生,曾是大家口中消極又低薪的八年級生。17歲進入股市,至今已有14年。
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巨人傑亦不例外,他在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用投資一舉突破八年級生起薪低、未來沒有希望的困境,成為年輕股民的關注焦點。

在股市中獲利,除了全心專注在交易上外(他不睡覺時的17小時都投入盯盤或看資料當中),更重要的是,交易時內心的修練與思考判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巨人思維:沒有捷徑,只有努力,從零開始的股市交易員》。(原標題:進場理由消失時,就停損)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