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爭議聲中 Uber逆風高飛

2015-07-17 10:30

? 人氣

墨西哥抗議Uber。(美聯社)

墨西哥抗議Uber。(美聯社)

線上叫車服務Uber因被認為無法提供充分的營運和服務規劃給主管機關,被加州政府裁罰730萬美金(約新台幣2億1900萬元)並停止營運30天,Uber同時也被指控刻意隱瞞旗下計程車發生交通意外的細節,以及不願提供載殘障乘客的資訊。樹大招風,世界各地都不斷湧現對Uber的抗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爭議不斷

同樣位於加州,Uber才剛因旗下司機在舊金山撞死6歲華裔女童和家屬和解,而在事故剛發生時,Uber一度聲稱,雖然當時司機接獲要求搭車的訂單,但案發當時司機並沒有載客,拒絕為此事負責,受害者家屬委託的律師則認為司機違反加州法律,在行車時使用手持電子裝置。

這次事故使Uber模糊的保險責任歸屬受到質疑和檢討,諸多問題像是Uber該如何使乘客安全受到保障?車禍事故的釐清與究責?怎麼定義Uber所謂的自由接案駕駛?Uber司機是全職還是兼職?這些介於灰色地帶的爭議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

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法國計程車司機為了抗議Uber以不公平的市價搶客,在上月25日發動罷工,並號召上街頭,當天戴高樂機場(Aéroport Paris-Charles-de-Gaulle)及主要幹道全被計程車圍堵,癱瘓數小時,法國政府雖然譴責計程車司機行為,但在稍後也下令暫時禁止Uber的營運,接著在29日以誤導消費者之嫌和壟斷市場逮捕了Uber在法國的兩名高層,而Uber的爭議也同樣發生在歐陸其他國家,如英國、荷蘭、西班牙等。

法國出現抗議Uber的激烈場面。(美聯社)
法國出現抗議Uber的激烈場面。(美聯社)
墨西哥抗議Uber。(美聯社)
墨西哥抗議Uber。(美聯社)
巴西抗議Uber場面。(美聯社)
巴西抗議Uber場面。(美聯社)

 

新創公司的挑戰

包含叫車服務Uber在內,諸如訂房網站Airbnb、另一叫車服務Lyft這類新創的「共享經濟」,也成為政治人物角力的話題,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13日的演說中批評,這些新創企業通常把員工當作承包商,而非旗下雇員,此舉可能會剝奪員工應有的薪資和休假福利。

希拉蕊此番談論馬上招致共和黨的批評,共和黨的總統參選人傑布布希(Jeb Bush)透過競選團隊表示,「希拉蕊的想法實則是在保護利益團體(傳統工會),此舉會扼殺優秀的新創公司。」同為共和黨的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保羅(Rand Paul)也在推特上說道,「Uber、Airbnb、Lyft等新創公司刺激我們的經濟並壓低價格,這怎麼會是一件壞事呢?」「希拉蕊對Uber、Lyft的想法是不合時宜的,我們需要更多的創新,而非更少。」

《金融時報》認為,這類型被稱為「隨選經濟」(economic on-demand)或是「零工經濟」(gig-economy)的創新企業,創造了新的工作機會和價值,但對工作場所的保護規範和工作型態的定義同樣變得困難。

未來發展仍受期待

然而,即使在拓展業務的道路上不斷遭受阻力,Uber依然向外界證明了其傲人的成功之處─商業模式的創新仍具有吸引力,據《騰訊科技》報導,Uber打算針對中國地區的業務進行融資,融資目標達10億美元,中國最大的搜尋引擎百度也將投入1億美元參與這輪融資。

而Uber在6月底時已經接近達成一項新的信用額度和股權融資,這將使該公司的總融資額度高達100億美金(新台幣3100億),遠高於臉書(Facebook)和谷歌(Google)當年IPO的規模,且其在5月的市場估值已逾500億美元(新台幣1.55兆),不難看出市場仍期待Uber未來的發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