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被害人過半數未成年!藍委提案延長追訴期 綠委莊瑞雄:法務部別被民粹綁死

2024-05-27 16:25

? 人氣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27日(見圖)呼籲,追訴期議題已討論幾個世紀,提案立委也都有道理,但法務部與司法院應大膽提出對修法的疑慮,不該被民粹綁死。(資料照,蔡親傑攝)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27日(見圖)呼籲,追訴期議題已討論幾個世紀,提案立委也都有道理,但法務部與司法院應大膽提出對修法的疑慮,不該被民粹綁死。(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灣MeToo運動去年起自政壇延燒宛若星火燎原,其中出現數起受害者為未成年人,震撼社會,為此,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27)日排審《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擬修正性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追訴權,以避免未成年人能夠開口時已過法定追訴期。面對法務部稱絕無站在反對立場,僅是對法制面提出建議盼制度更明確,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呼籲,法務部與司法院應大膽提出疑慮,追訴期議題已討論幾個世紀,提案立委都有道理,但法務部不該被民粹綁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性侵害通報事件被害人總計9413人,其中有4182人處於12歲至18歲、767人處於6至12歲,甚至有206人未滿6歲,等於有過半性侵害受害者均未成年;而依澳洲皇家調查委員會全國機構兒童性侵害調查,受害者平均需花近24年才能首次揭露童年受性侵害的經歷。

為此,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日排審《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國民黨立委王育敏主張,若對未成年人犯下強制猥褻、性侵害等妨害性自主罪,將不受追訴權消滅的時間限制;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則主張,若對未成年人犯下妨害性自主罪,追訴權消滅期限直至成年起才開始起算。

法務部前部長蔡清祥曾說,兒少性犯罪的追訴權可以討論,但時效問題必須整體考量,法務部政務次長徐錫祥答詢時進一步說明,追訴權時效就是對法安定性考量的制度,若今天要特別將兒少性犯罪拉出,未來是否還會再有其他的案件也要拉出,恐會造成整體追訴時效的動搖;但他也說,法務部絕對沒有站在反對立場,只是建議部分制度可以更明確,避免未來執行上出現困難。

20240527-法務部次長徐錫祥27日於司法法制委員會備詢。(顏麟宇攝)
法務部次長徐錫祥27日於司法法制委員會備詢。(顏麟宇攝)

肯定藍委提案有理 莊瑞雄:有價值但難達共識

對此,莊瑞雄質詢時分析,對追訴權時效的修法,各政黨內部想必都有不同看法,例如他跟先前質詢的民進黨立委沈發惠、陳俊宇就有所不同,而王育敏的提案,是對被害人的一種感情上的平反,情理法上都可以理解,洪孟楷的提案則是參照外國設計,「今天我看不同黨派的委員,大家在這個地方討論這個議題,我是覺得很有它的價值,但你說要形成共識,我是覺得非常困難。」

莊瑞雄指出,現在外界希望別讓加害人逍遙法外,他認同若要完全實現正義,任何犯罪追訴都不該有時效限制,讓加害人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實現應報的想法,但從國會、社會到學術界都有不同想法,「我很擔心到最後變成在動物園裡面立法,大家好開心一致把它通過,但是造成很多不可彌補的狀況。」

話鋒一轉,莊瑞雄認為,各界無法達成共識,追根究底原因出在法務部跟司法院,應檢討為何沒有辦法提出鏗鏘有力的權威法條,能夠一錘定音讓社會大眾遵循;而他最擔心的是幾十年前無法破案的案件,未來哪天突然破案,但證據會隨時間滅失,「幾十年後突然告訴我真相大白,我倒也會覺得這非常可怕。」

憂法務部被民粹綁架 恐反讓冤獄更多社會更亂

莊瑞雄提到,連1851年王權統治下的普魯士王國,在刑責追訴也都有追訴期的設計,「哪怕我叫做皇帝,我對《刑法》的設計,基於整個法的安定性考量、追訴成本、正義的代價會有多少,當皇帝的人對《刑法》的設計,都有追訴權時效,那你說現在站在檢察官或人民的立場,國家就是要給我抓出來。」

莊瑞雄不諱言,自己看起來比較偏向保守派,但法務部也不要被民粹綁死,若不敢大膽提出修法疑慮才是失職,追訴期議題討論了幾個世紀,因為國家的資源就是有限,否則按照民粹的看法,任何刑事犯罪都不該有追訴時效,「我們不要設計一個制度出來會造成更多的冤獄、更多的被害人,造成社會更亂。」

莊瑞雄強調,對兒少性侵加害人的追訴期確實值得討論,提案修法的立委的確都有自己的道理,但議題本來就會有正反,「我們這裡是政治議題會吵而已,法律專業議題,不用擔心,不要以為我們政黨在這邊攻防就不理性,我們是涉及到政治議題大家會比較像動物園,其他不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秉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