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國會五法退回委員會討論」 法律學者發起連署:法案矛盾之處太多

2024-05-27 14:47

? 人氣

立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引爆朝野爭論不休,法律學者發出聯合聲明籲退回委員會充分審議。(資料照,蔡親傑攝)

立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引爆朝野爭論不休,法律學者發出聯合聲明籲退回委員會充分審議。(資料照,蔡親傑攝)

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引爆多日朝野衝突與群眾抗議,對此,台灣多名法律學者發出聯合聲明,表示國會改革法案因程序瑕疵與內容違憲備受爭議,不但導致國會內部激烈抗爭,社會大眾亦產生疑慮,上周五全國各地公民運動即展現反對倉促通過的強烈民意,呼籲立法院應暫停「國會五法」的二讀程序,並將其全部退回委員會充分審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聲明指出,我國憲法並未明文規定國會調查權,本次「國會五法」之修訂,不僅涉及立法院與行政院之權責關係,更涉及公務員以外一般人民重大權利之限制,釋字第585號解釋文曾經申明:「如就各項調查方法所規定之程序,有涉及限制人民權利者,必須符合憲法上比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立法院強迫人民配合調查之手段與其相應的行政罰或刑罰,以及人民是否得拒絕出席、拒絕陳述、拒絕提供資料等問題,皆涉及人民之人身自由、表現自由、資訊隱私權、財產權等憲法權利,其目的、範圍、手段、程序保障與救濟均須詳加規定,就此而言,「目前法案顯然不足。」

聲明表示,立法委員質詢權與為了輔助立法院行使其憲法職權之調查權,分屬不同憲法制度。質詢權的目的在於,讓個別立法委員獲得資訊或意見,並據以形成後續表決或發言的基礎;國會調查權則係立法院為行使其憲法職權,探求立法或預算審議時所必要之事實基礎。兩者有所不同,是否得以相提並論並施以相同強度之處罰手段,均有待審慎討論。

聲明中說到,目前已二讀通過的修正條文,除了是否符合憲法有諸多疑義,亦有不少自我矛盾之處,若繼續倉促在二讀程序中未經審議而全部表決,除了產生許多違憲疑義之外,未來在適用上勢必發生許多爭議與問題。

聲明中指出,國會質詢或調查權制度的完備化,固然是我國國會改革應該推進的事項,然而各個民主國家的具體法制設計,均有重大差異無法直接移植,若逕以外國法制之表象作為參考倉促立法,或未顧及憲政體制的權力平衡,甚至對於人民與官員基本權利的過度侵害,將造成憲政體制的混亂。

聲明最後強調,在這個台灣民主發展的 「憲法時刻」,我們呼籲立法院不要在本周倉促表決,將其退回委員會,讓相關法案能夠在各界充分參與與討論之後,再做周延而完整的立法。倘若立法院仍執意進行三讀程序,我們也呼籲行政院與總統依據憲法之規定行使覆議權,退回立法院重啟審議。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一文看懂》我會被罰20萬嗎?國會改革增訂罰則,誰可能觸犯藐視國會罪?

‧ 一文看懂》被調查不一定能請律師?表決3天3夜還在二讀 國會改革進展一次看

‧ 事實查核》擴大國會調查權恐讓軍事機密外流?藍白修正版本與現行條文差在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