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論壇》台海緊張促「台灣+1」 劉大年:穩定兩岸關係是首要條件

2024-05-19 08:50

? 人氣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18日出席長風基金會「從『中國+1』到『台灣+1』:我們要如何因應挑戰?」論壇。(陳昱凱攝)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18日出席長風基金會「從『中國+1』到『台灣+1』:我們要如何因應挑戰?」論壇。(陳昱凱攝)

兩岸地緣政治緊張情勢下,跨國企業近年紛紛從台灣向外轉移至風險較低的地區設廠,形成「台灣+1」現象,恐對台灣就業機會、國內GDP、本土產業鍊等方面造成衝擊。為此,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中心主任劉大年今(18)日出席長風基金會論壇表示,穩定兩岸關係是首要條件,同時也要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可以把「台灣+1」視為強化台灣運籌營運的能力,提升台灣在全球鏈中的價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長風文教基金會今日舉辦「從『中國+1』到『台灣+1』:我們要如何因應挑戰?」突破論壇,由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劉大年、印刷電路板協會理事長李長明、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陳伯佳、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冷則剛與談,另有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特別出席,分析台灣要如何因應未來的經貿挑戰。

解析「中國+1」 劉大年:美國實際上仍依賴中國

針對「中國+1」的形成背景,劉大年解釋,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地緣政治的情勢下,美國與西方國家認為中國不再是理想的世界工廠,因為中國「太貴、太集中、太不可靠、太遠」,中國本身生產成本上漲,加上美國懲罰性關稅,導致產品價格提高;中國的單一供應鏈可能增加風險;中國已不是美國信賴的合作夥伴;生產地與消費地距離過長,也不符合短鏈原則。所以美國及西方國家希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開發新供應夥伴,做到生產分離、技術區隔,達成中美脫鉤。

劉大年提到,美國針對美中脫鉤提出了3個「友岸外包」概念。第一,「中國+1」,企業避免只在中國生產,將供應鏈分散於其他地區,形成2個獨立的生產系統,也就是紅色與非紅色的供應鏈;第二,「近岸外包」,從生產較遠的國家,轉移至附近更接近消費市場的國家,解決長途運輸風險,並縮短供應鏈。第三,吸引海外企業回母國生產,增加本國就業機會,生產副駕價值高的原料與產品,提升技術能量,達到「回流」。

劉大年指出,然而美中經貿關係太過複雜密切,根本做到完全脫鉤,透過友岸外包僅改變貿易型態,所以也被外界稱為「假性脫鉤」,像是經濟學人去年8月就指出「拜登對中國的策略是失敗的」,乍看之下,美中直接經濟連結正在萎縮,但如果深入細探就會發現美國仍依賴中國,美國將需求從中國轉向他國,但這些國家卻比以往更依賴中國輸入。例如東南亞對美出口增加,從中國進口的中間輸入也大幅增長,同樣受益於美國去風險化政策的墨西哥,從中國進口汽車零件在過去5年翻倍。

由「中國+1」到「台灣+1」 劉大年籲加碼改善投資環境

至於「台灣+1」現象,劉大年說明,「中國+1」與「台灣+1」是不同的+1,儘管台灣許多項目在供應鏈上已經取得不可取代的地位,成為美國打造信賴國家的一環,但在兩岸緊張局勢之下,兩岸被視為發生軍事衝突的高風險區,使不少跨國企業要求台灣供應商轉移到中國與台灣以外的地區生產,只要兩岸局勢越不佳,越會觸發「台灣+1」現象。

對於未來因應「台灣+1」的辦法,劉大年認為,「台灣+1」是「中國+1」的上位策略,不能放在同個籃子裡一起談,而穩定兩岸關係是首要條件,同時也要加碼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另外,也要避免「台灣+1」成為兩岸關係惡化、台灣有事的陰影,因為兩岸關係越緊張時,「台灣+1」的聲量就會越高,對台灣而言並非好事。

劉大年表示,「台灣+1」也並不代表全然縮減台灣規模,跨國企業要求台灣向外轉移投資,都會增加台灣生產成本,所以可以把「台灣+1」當成潛在的風險,視為強化本身的動能,鞏固台灣的製造能量,更要隨時謹惕其他國家的超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