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二氧化碳封起來就好,哪有這麼簡單!」氣候專家示警:碳封存絕對不夠

2024-05-15 16:20

? 人氣

全球暖化,極端天氣讓旱澇災害頻繁發生,美國在碳捕捉與封存已投入35億美元,但專家質疑成效。(美聯社)

全球暖化,極端天氣讓旱澇災害頻繁發生,美國在碳捕捉與封存已投入35億美元,但專家質疑成效。(美聯社)

儘管目前已在測試量能增為10倍的新技術,氣候專家仍表示從大氣中捕捉二氧化碳並將其封存在地下的科技「聽起來好到難以置信,但哪有那麼好的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碳捕捉與封存(CCS)是將工業產品生產、化石燃料轉為能源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析出並收集,儲存於地質構造以避免進到大氣的一種技術。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雖承認碳捕捉和封存是消除二氧化碳的解方之一,但並未看作減碳的核心方式。

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成員兼二氧化碳清除專家蓋登(Oliver Geden)說:「小型DACCS(直接空氣捕捉與碳封存)領域已變得更加多樣化......但我們不確定這對應付氣候變遷方面能帶來什麼影響。」

即使如一份牛津大學報告所作的樂觀預測,即碳捕捉到2050年可望由目前1萬噸大增至20億噸,但專家們仍心知肚明-必須先大幅減少像二氧化碳這類溫室氣體排入大氣,只有針對無法消除的碳排再考慮動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微軟、亞馬遜、樂高等龍頭,紛紛花錢支持碳封存

像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空中巴士(Airbus)甚至樂高(Lego)等企業,已採購買碳信用額度的形式支付碳捕捉與封存達每噸1000美元,用以抵換自身碳排。

執行碳捕捉與封存時,先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分子通過大型風扇,由液體過濾器吸附或由固體過濾器沉澱。當過濾器盛滿,風扇即會關閉,固體過濾器會加熱至攝氏120度以上,液體過濾器會加熱至攝氏900度以上,利用高溫抽離出純二氧化碳。

加熱過程需使用大量能源,而碳捕捉與封存技術的實質運用與大規模發展,取決於再生能源的電力或熱能是否容易取得。

雖然經過碳捕捉與封存後的化合物可重複使用,但大規模生產對環境的影響仍有待研究。經處理成壓縮氣態或溶於大量水中的二氧化碳,最後被帶走並注入位於地表下數百公尺(數千英尺)含有多孔隙的岩層中。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在美、英、冰島、波斯灣國家與肯亞等地已有近30個碳捕捉與封存的相關計畫啟動,預計2030年底前這些計畫將能封存近1000萬噸二氧化碳。

此外另有100多個含與不含碳封存功能的計畫也正在開展,但缺乏資金保證。

美國在碳捕捉與封存已投入35億美元,當中還包含對這些二氧化碳的再利用計畫;歐盟執委會、加拿大、英國和日本也在開發這類選項。

雖然石油和天然氣業的碳捕捉與再利用,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但直接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則是較晚近的發展,因其經濟效益不高。

IPCC表示,這些技術每捕捉1噸二氧化碳的成本,估計在600至1000美元之間,但未來幾年可望降至100至300美元。

蓋登原本對碳捕捉與封存領域的新創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表示激賞,但後來在一間先驅性質碳捕捉公司被美國巨擘西方石油公司(Oxy Petroleum)11億美元收購後,覺得逾越紅線。他認為,大型石油公司可能看上碳捕捉後的再利用比封存更有利可圖,從而讓碳捕捉美意變質。


責任編輯/周岐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