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1996年「二月政改」  民進黨從34席落後追到只差1席就拿下國會議長

施明德(左二)、許信良(右二)1996年領導在野勢力連合進行「二月政改」。(新新聞資料照)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今年國會議員選後,因為憲政史上首次發生藍綠兩大黨都未過半的情況,讓國會議長選舉一下成為媒體焦點。以一席之差重回國會最大黨的國民黨當然是積極運作,但拿下執政權極需立法部門配合、而國會席次也僅比國民黨少一席的民進黨,動作就相當詭異,民進黨國會領袖柯建銘對掌有關鍵票數的民眾黨居然多次語出汙辱,最後成功讓自己「民眾黨的8席是沒用的8席」的預言成真──國民黨的韓國瑜靠自己黨內同志加上無黨籍黨友、不靠民眾黨就當選議長,只是付出的代價是民進黨輸掉國會議長,預示了「雙少總統」賴清德恐將辛苦執政。

比較起來,1996年民進黨在立院選舉僅拿下54席,對比國民黨的85席足足少了31席,如果加上4席無黨籍有3席傾向支持國民黨,落後的席次更來到34席。然而那年的民進黨卻在美麗島系的施明德和新潮流系的邱義仁通力合作下,先是甘冒引爆黨內風暴的危險,找了國家認同南轅北轍的新黨合作,一下將差距拉近了21席──現在只差13席了,然後民進黨成功策反了幾名國民黨立委,最後投票結果是只輸1席,真的是只差一點就讓施明德口中的「二月革命」成功了。

當年民進黨輸掉關鍵一票,是因為陳水扁系的立委張晉城跑票,事後有人認為是因為陳水扁不願施明德「革命」成功,率先搶下中央機構,換句話說「二月政改」功敗垂成的主因是民進黨出現內鬥。而今年國會議長選舉民進黨的「消極輔選」背後是否也有茶壺內風暴產生,恐怕得等未來當事人開口,大家才能了解真相了。(新新聞編輯部)